颜者,色也。“色,颜气也”,颜色原指脸色、气色、神色。《楚辞·渔父》中“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词语“和颜悦色”、“观颜察色”等均指此意。白居易《琵琶行》中“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指的是容貌,而《长恨歌》中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陆机《拟青青河边草》中诗句,“灼灼美颜色”,“颜色”又指美貌。
而今“颜色”一词早已失去本义,而是“红、橙、黄、绿、青、蓝、紫”,我们对光的视觉效应。“颜色”本意义为“色”取而代之。既说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她自恃美丽,见了唐明皇也不化妆,但她并未失去“颜色”,因而有“素面朝天”一词,而时人所谓的“素颜照”、“素颜妆”也颇为时尚,或许是原本光鲜照人明星的素面朝天,不化妆或化淡妆,或许是美仑艳冷的美女现出本来的面目,但其实是指那些明星刚出道时的那种青春亮丽、青纯可爱 “素颜”一词透出一种美来。
由“素颜”一词又联想到“红颜”。“红颜”指女子美如花儿,俗语云:“自古红颜多薄命”、“红颜一笑思倾国”。自古英雄爱美人,为美人而不顾江山社稷,昏庸的君王沉迷声色,江山沦陷,便迁想于美女“红颜祸水”。明末守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只因李自成攻馅北京城后霸占其爱妾陈圆圆而放弃坚守山海关,投靠清王朝,留下历史的唾骂。
有一种“红颜”倒有点含情脉脉令人神往,那就是“红颜知己”。有人说:老婆占有男人,情人分享男人,而红颜知己则塑造男人,她是男人的另一个浪尖,时而近在咫尺,时而在水一方,因此红颜知己才是旷世的绝代美女。美虽美也,但其实是可遇不可求,只是男人的奢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男人寻觅的异性知己是“红颜知己”,而女性的异性知己朋友,则又称“蓝颜知己”,但这称呼似乎少了一点温馨,更少了些诗情画意,而网络高手们又造出“绿颜知己”、“粉颜知己”、“紫颜知己”、“黄颜知己”,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