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黄老师在群里发消息,要求小群里成员一定要积极互动起来,对于抛出的问题必须要有自己的想法,并形成文字发出来。
我看了黄老师发出来的问题,脑海中却一片茫然,脑细胞不再积极地跳动, 好像对此屏蔽。 实际上我是很想去学习的,只不过不想被动的去做 。 当有外部压力时, 我总是很被动感觉是一种包袱。
生活中我是很随性的自觉学习, 和群里的大咖们相比我真的是太没有存在感了。 一些任务发出来,我总觉得自己弄不好。 刚开始还有一丝积极性,现在是一点自信心都没有了。只是默默的在简书这个角落里,每天冒下泡,刷下存在感。
坚持月余,发现自己每天的日更都500字左右,老公调侃道你就500字的作文,小学五年级的水平。还真是的,读书输入太少,感想太少,语言太干巴,主题不清晰,还不愿被动的接受任务。
那些大咖们,一出手就是三四千字,洋洋洒洒行云流水,让人看了赏心又悦目。自己怎么就写不出那么多字呢?
我在想,我要不要默默地待在简书的角落,坚持着自己的坚持,等我可以时再站出去展示。真的是连一个糟糕的小板凳都拿不出。
还好及时反思,下一步要增加的是理论知识的积累,将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效果会更好的。
生命需要内省,走几步就要回头总结下,看看方向对不?生命需要内省,内省后才能被动的加压,看看是否跟上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