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虔诚的摇滚乐迷,有时会很怕跟人聊起音乐的话题。倒不是因为怕被别人把逼格比下去,而是因为经常出现以下情形:
『嘿,最近都听什么歌?』
『Mogwai、pg.lost、mono,有点迷上后摇哈。』
『噢……』
『……』『你喜欢听什么歌?』
『摇滚。』
『真的吗?太巧了,我特别喜欢五月天!』
『……』
在国内,摇滚乐毕竟还是小众,还没有强大到形成亚文化。为了避免注孤生的节奏,往往只有在跟乐迷的对话中,才会打开话匣侃侃而谈:『黑安还是Ozzy叔在的时候带劲,Dio虽好但总差了点什么』、『如果不是因为柯本死得早,涅槃大概不会那么火吧』、『新金属都是渣!除了Rage Against the Machine都不能听』,诸如此类。
最近整理了一个歌单——Yan's Best,方便跟人介绍自己的喜好。网易云音乐有一个很大的缺点是曲库不全,而且很多歌因为版权问题都下架了,但因为虾米没有海外服务,而spotify中文资源不多,只好将就着用吧。记得当年乔布斯宣传ipod时号称,要了解一个人,看他的ipod就行了。在如今流媒体为王的时代,又何尝不是如此?要了解一个人,看他『喜欢的歌曲』和『播放列表』就行了。从这个歌单可以看到,当年那个痴迷流行乐甚至口水歌的少年,已经彻底变成摇滚怪大叔,而这中间经历的种种,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一直琢磨着要写些与摇滚乐有关的文字,但那些堆积起来的情绪和想法,却始终没法表达出来,直到我读了陈德政的《给所有明日的聚会》。书名取自地下丝绒的经典歌曲,一个台湾人在纽约记录自己与摇滚乐千丝万缕的关系。它是一本『有声』的书:书中的文字极具现场感,对经常出入livehouse的『滚青』来说有非常强大的感染力。读完之后的第一想法,就是很想带着这本书,走访作者笔下那些另类的“标志性建筑”。现在想想,放弃NYU和哥大来到杜克,的确是放弃了一笔宝藏。
回想本科四年,北京这座城市,大概就是不计其数的乐队和令人目不暇接的演出吧。从一开始在音乐节凑热闹,到后来『常驻』Livehouse,可以说是标准的『滚青成长记』。中国的摇滚乐起步很晚,90年代才有崔健打响第一枪,发展到今天也不过二十多年,方兴未艾。而在中国摇滚乐的大本营北京,有一种亲身见证历史的感觉,多少乐队在你眼前成长,多少乐队在你眼前枯萎,而自己仿佛成为了这段历史的一部分。于是,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不少老乐迷常常乐此不疲地念叨『当年无聊军队可TM躁了』、『当年No Beijing多牛逼,可惜都散了』,诸如此类。
在这个姑且称之为『专栏』的地方,我打算写一些回忆大学时代听过的演出的文章,当作对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的一点纪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