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家小兔》是我和宝宝至今最喜欢、也是共读最多的一本绘本了,木有之一。坦率说,我刚拿到这本绘本时,可没料到它会这样吸引人。我只是翻开封页,一字一句地对宝宝念着:
从前,有一只小兔子,他很想要离家出走。
有一天,他对妈妈说:“我要跑走啦!”
“如果你跑走了,”妈妈说,“我就去追你,
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何曾想到,这场爱的追逐游戏就此开场,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只是语言的捉迷藏,但配着生动、连贯而富有幻想的画面,兔子妈妈和调皮的小兔子就这样紧紧抓住了我们的视线。
整个绘本就按上面这样的对话和图画铺陈展开:两页黑白钢笔画分别勾勒出小兔幻想离家的小场景、及兔妈妈机智回应它的小办法,接着就是跨页的一副彩色画面,妈妈总有办法找到小兔子,牢牢地保护和陪伴着它。每段小迷藏,每轮“如果……我就……”的对话,每幅兔妈妈找小兔子的全景画,都一次次将孩子想要寻求新鲜、又想要验证母爱的心声推向高潮,也一次次将妈妈欲擒故纵、深爱孩子的心意表达了出来。
值得留意的是,每段追逐往复的小结局画面里,都充满了绘者细腻的观察力和无限的想象力:兔妈妈变成捕鱼的人,抓小兔子的鱼竿前栓的竟然是一根小胡萝卜;兔妈妈变成大风,吹到的小兔子竟然将耳朵张成了船帆。
还有很多你逃我追的小情节,惹得我和宝宝迫不及待地想要读下去。我也真心喜欢《逃家小兔》的翻译,他把两三岁孩子那种小调皮、小发嗲的语调完全书写了出来。跟宝宝一起共读了几次,他就能记住这充满爱意的对话游戏,然后我们就来玩角色扮演,他演他的小兔子,我做要去找他、抓他的兔妈妈。最后,合上书,睡到了被窝里,他还不忘搂着我的脖子说:“因为我是你的心肝小宝贝呀!"
“天哪!”小兔说,
“我不如就待在这里,当你的小宝贝吧。”他就这么办了。
“来根红萝卜吧!”妈妈说。
后来,我们不看绘本,也能在睡前玩这种“爱的捉迷藏”游戏,我们一起回忆绘本里的情节,或是自己编一些逃家的情境来组成对话。我突然想到一句台词:
——你知道为什么小孩子都喜欢捉迷藏?
——是因为他们希望被人找到。
我爱你,我的小兔子!谢谢《逃家小兔》!
关于作者: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文)Margaret Wise Brown,1910年出生于纽约,她不但为孩子写了10多本童书,更与一群好友一起为儿童文学的教育、创作与出版开拓出影响深远的天地,可算是美国绘本领域的先驱。虽然她从没结过婚,也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她却对孩子,特别是幼儿期孩子的心理、情绪和兴趣有着深刻的认识。她擅长用精简、游戏性、有韵律的优美文字来铺陈故事,不但能深深打动孩子的心,更能开发孩子的想像力,让他们创造出自己的诗文。1952年,42岁的玛格丽特在法国旅行途中突然逝世。
克雷门·赫德(图)Clement Hurd,1908年出生于纽约。耶鲁大学毕业后,去巴黎学了两年现代绘画,回国后成了一名装饰画家。后来他结识了玛格丽特等儿童文学工作者,并且和其中的一位作家艾达结婚。玛格丽特在看到了他的两幅作品之后,就极力劝说他为图画书画插图,并特意为他写了一个儿童故事《大象和小甲虫》,让他做一次插图上的尝试。他后来和玛格丽特合作的两本绘本《逃家小兔》、《晚安,月亮》(这本艾薇也将尽快呈现)都成为了绘本领域的经典之作。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微信订阅号IPBHshanghai,或简书留言、供稿,一起交流分享绘本阅读体验;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