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精华10句,告诉你为学之道

孔子是天下最善于学习的人,运用他的学习方法,事半功倍。今从《论语》中择取十句,以明为学之要。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译文] 孔子说:“学了做人处理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印证练习,不是很高兴吗?”

解读:今人讲学习,是一个词,偏重于学的意思。古人学和习是分开的,学就是学知识,习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印证所学的。光学不练,假把式,只有学以致用,才是真学。

二、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

[译文] 子夏说:“对待妻子,重视品德而轻忽容貌;侍奉父母,竭尽全力;为君上服务,奋不顾身;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解读:今人注重知识的学习,但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伦理道德的学习和培养。一个缺乏道德观念的人,不仅使自己在人群之中令人讨厌,也会损伤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活在一个疑惧、不相信别人、时刻防范别人的不健康心理状态中。

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译文] 孔子说:“作为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勤勉任事,出言谨慎,又能常向有道德学问的人请益,能这样的话,可以说是好学了。”

解读:学习不受物质条件的影响,才能成就;落实所学应勉力自强,不能有一丝怠慢;学习与实践,不论成效如何,应言语谨慎,不能放肆。这样着实用功,有所得了,还应亲近有德行芳表的人,以考证自己的是非。如此,才能说是好学的人。

孔子

四、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译文] 孔子说:“由,我告诉你的话,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解读:人常不知以为知,这是虚荣心作遂,是学习的大敌。树立一颗真诚之心,以真诚的心态求学问道,才能做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五、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

[译文] 子贡问:“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好学,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解读:地位高、学识高,并不意味着在所有方面都比别人知道的多。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只要别人有一点比我知道的多,我就请教这一点,才是正确的学习态度。

六、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爱好学习的?”孔子回答:“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爱好学习,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不幸他短命死了。现在没有那样的人了,没有听说谁是好学的了。”

解读:孔子对他的得意门生颜回最为欣赏,认为只有他一个人才能称得上好学,理由是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是品德,不贰过是智慧。

七、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效法的。我选择他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就作为借鉴,警告自己不要学坏。”

解读: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也要以不善者为师,这是学习的大智慧。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一个人也是优点和缺点并存,要学习他好的地方,对于不足之处要深自警惕。

周润发饰孔子

八、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

[译文] 孔子说:“学习时要像赶不上一样急切,赶上了还担心会失去。”

解读:学习应该像百米赛跑,盯住前面的拼命追赶,又担心让后面的撵上了。

九、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修养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解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成为君子。但有些人学习的目的是要求得别人的认可,以求虚名和实利,这就是伪了。

孔子

十、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

[译文] 子夏说:“每天知道一些过去所不知道的知识,每月不忘记已经掌握的东西,这样可以称为好学的人了。”

解读: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一天的学习也不能成为一个学问家。学习贵在坚持,每天学一点不知道的知识,每月熟练掌握一些技巧,日久天长,一定会有效果。

原文首发于京博国学(jingboguoxue),原文标题《〈论语〉精华10句,10种为人处世之道,知道的越早越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5,401评论 1 16
  • 浩瀚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其经典著作凝缩着中华文化之精髓 ,其思想智慧成为了传...
    汉唐雄风阅读 661评论 1 3
  • 人生仿佛就像一瓶沙漏,不停地滴答滴答漏下那指间抓不住的细沙。你一路向前,永远奔跑 在路上,一边收获,却也一边失去。...
    忠爱巴萨阅读 622评论 0 0
  • 不肯与春花斗艳 又不愿与夏花为伍 秋高气爽 紧闭门户 睡,再睡一会,睁眼观望时 世界该是副更优美的图 梦中,忽听过...
    曹天成阅读 219评论 0 1
  • 听说三月主题营任务是十天读十本书的时候,我有点胆怯,还问小零是否也参加,希望找到一个伴,可以互相督促。 犹豫了不下...
    美少女晓露阅读 572评论 19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