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校门口往左拐有个十字路口,再直往南走的街边一排门面房中有一家装修体面的日用品超市和一家中型台球俱乐部。在这两家店铺之中有一家小面馆儿,名曰“手擀面”。
这家小面馆真的配得上一个“小”字,也许形容得还不够贴切,得用“促狭”形容方不失准确。它夹在两家宽敞的店铺之中就像两牙之间横生的龋齿,像是被挤兑的瘦子,路过的人很少会注意到这家店铺的存在,一旦稍不留意就跳跃过去,一是因为它的狭小,二便是因为它实在普通。
这家店的招牌是黄色底的塑料布制成的,“手擀面”三字用加粗的白色字印在上面,包在钢架搭建的骨架外部。可能时日久了,布面褪色有些泛白,那钢架也裸露出来,能看到深深的铁红色锈迹。店铺门面有成人两三步那么长,两个瘦弱姑娘都不能并列进入。好在这店铺是可以装下玻璃门的,这玻璃门嵌在面馆倒也是服服贴贴。你竟想不到门里还有一层橡胶帘子,我猜测这帘子也有些年月了,不然它怎会泛出黄色,显然已失掉最初的模样。进得店中,一眼即可望到头。门对面的墙上贴着菜单,全是简单做法的家常面食,若是中等近视者点菜都不用向前挪步的。店里只能放下一列三张桌子,不能并排搁置,要不就侵占了过道的位置,人若进去也是不可并排的。店里桌椅板凳齐全,虽老旧却整洁,桌上摆有筷子、醋和辣椒。可谓“麻雀虽小,五脏齐全。”
之所以注意到这家小店,是因为每逢路过总看到很多人在店外围坐在小桌凳旁等饭,往往好奇怎会如此“高朋满座”。终于一日兴起,踏足这家店,今后便成为这里的常客了。
小店饭食味道不错,但好味道又与旁的饭店不同,可能这家店的饭中多了一份佐料。这佐料便是浓浓的“妈妈味道”,饭菜量大分足,价格公道,最难得的是这家常气息催生出在外游子的思乡情素,便更有一份特殊的爱好赋予其中。
小店只有一男一女经营,是一家夫妻店,两人年纪二三十上下,倒是正奋斗的好时节。男的忙活厨房,女的忙活餐厅和厨房,每次吃饭总不见那女人的清闲模样,她不但要照顾前面餐厅,还要为后厨的厨师帮忙,总是急匆匆来去,风风火火地点菜上菜。那男人倒不多见,没有什么印象。那女人中等体格,中等长相,倒是个爱笑的样子,总是笑呵呵地迎客送客。店里常常会碰到客人多的情况,她总是客客气气地指示客人凑桌坐,这在别处吃饭时也是少见的。但大家也都达成一致似的及其顺从,好像会因为没有座位而失掉饭食一般。为了不占座位,我就会要求将饭带走吃,老板娘将饭递到我手中,还会嘱咐:“趁热快吃!”倒向大姐姐一般,使人心中温暖如春。
有时人少,我还是更愿意选择在店中吃饭。这里有浓浓的烟火气息,吃饭时就像沉浸在家里一样,仿佛面前就是妈妈做的可口吃食,来这里怀念家乡倒是一个不会让你空虚的存在。因为走出这里就意味着胃口已填,空虚消散,很是满足。
记得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中有这么一段话,觉得很是贴切,特意找来,作为结尾:“千百年来,食物就这样随着人们的脚步,不停迁徙,不停流变。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