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五六月份,小姑子就从济南辞职回家了。她想从济宁城区买套房子。
我问娃爸:济南有房子还在济宁买干啥?
娃爸说:她手里有钱想买就买呗!
我问婆婆。婆婆说,小姑爷这两年就要转业了,可以回济南他家,也可以随女方回济宁。他俩商量的回咱家来!
小姑爷是济阳人,独生子,父亲去世的早。高中毕业去当兵,一晃十多年过去了。他们结婚时,济阳有套房子。因为姑爷不在家,小姑子简单装修后租了出去。小姑爷常年当兵和他家里的亲友联系较少,转业时不想回原籍。但他们结婚时,听说那边要拆迁,他母亲想着把小姑子户口挪过去。
尽管小姑爷户口不在家,但家属的户口是可以迁到他老家的。于是,小姑子的户口就迁到了济阳农村。小姑子就成了新济阳人。
户口已迁走,小姑爷就无法转业到济宁。户口迁出符合政策,再迁回老家不合规矩。怎么办呢?只能买房,把小姑子户口再迁回房子所在地。
小姑子时是相不中县城的就在济宁市区看房子。但市区房子贵呀!位置偏远的,房子破旧的看不上,看上眼的房子,哪套都要一百万二三十万。
姑爷转业回到地方后,工资又不会太高,怎么还房贷呢?这几年,他们虽然手头有点钱,但要供济阳的房,还要供新买的房,光指望着小姑爷的工资,太有压力了。
济宁城区的房子看来看去,看来看去,从去年看到今年,越看越贵,越看越有压力,越看越心灰意冷。
权衡再三,退而求其次,小姑子终于下决心在我们县城买房。但她心里是不情愿的。她没在县城读过书,对县城没有感情呀!
当年她在济南上完学就留在了那里。没在县城生活过,看哪里哪里不熟悉,看哪里哪里不如市区好。混惯省会城市的人,看不上小地方也是自然。
她觉得憋屈,心神不定,愁的呀!
她说:你知道吗,嫂?看房子的时候,真是焦虑,睡不着觉。现在好了,买了就买了,啥也不管了。
婆婆说:你不知道。眼看着就要愁毁。人家说的,户口得转业前一年落定。得尽快买房子了,她又拿不定主意。家里人又问,咋没上班呀?咋在家里来?刚开始晚上还出去溜溜,后来都不敢出门,怕碰见人,人家问。
唉!农村就是这样的朴素。出嫁了的闺女,一般在娘家常住的不常见,人家当然会顺嘴问一句。婶子大娘尽管不是真关心,但都会这样问。不然,碰到了,总得说句话呀,拉呱拉啥,顺嘴就问:你怎么得闲回来啦?没上班呀?
我昨天回我妈家,婶子大娘当然很热情:闺女来,回家来啦?
我:回来啦,大娘。您这一蹦子(这一段时间的意思)些好呗?
孩子都来了呗?欢着了呗?
我:大孩子都没假,只带了小的回来。
在家里住两天呗?
我:住两天!
在婆家遇见村里人,人家问:你带着仨孩子,怎么上班啦?
我说:哈哈!我当家庭妇女了。
带着仨孩子不上班,谁也说不出啥,但小姑子没孩子,她就不敢理直气壮的走在家里的大街上。我脸皮厚,谁和我拉呱我都能嘻嘻哈哈应付自如,她脸皮薄,怕见人,难为情。
婆婆说,她说去上班,你说今天这事明天那事也不好光请假呀,干脆房子的事弄利索再说。这就只等姑爷回来签字贷款拿钥匙了。
听婆婆一说,我也很心疼她。
我说上周两小只发烧,忙的我团团转,有次小宝不舒服,是大妮送的大宝上学,婆婆竟然抹了眼泪:我知道你一人带下仨孩子张结(忙不过来,忙乱的意思),但想着你没上班,我们再去了,得多大费用也!你上班去,他仨,我们又弄不了。
我知道她此刻是真诚的,毕竟这是个善良的老太太。
原来我只以为他们三个光在家闲着玩也不来个人帮我照顾孩子,没想到这里那么多愁烦。是我太小心眼了。幸亏我这个人心里不忿只是想想,发发文字牢骚。
我说:没事!我自己能弄得过来。当时租房子租的急,租了五楼,你们爬楼也不方便。等暑假我换到一楼或者就买了房子,小宝也上学了,我去上班,你们接接送送就方便了。
我说:你也别愁。既然买了房子,就好好拾掇拾掇。等姑爷转业,两个人养个孩子,也算稳定。结婚这几年了,济南部队老家来回折腾,让人也是个心事。
虽说每年小姑子也去部队住几天,姑爷休假也回来住个把月,但孩子是缘分,哪能想怀就怀上,眼瞅着小姑子过了三十,眼瞅着年龄要过三十五,婆婆是真急呀!
本来小姑爷今年也可以再打申请,争取再留部队。小姑子说:别申请了,还得再花钱,能留就留下,不能留就转业回来。
是呀!夫妻老这么分着也不是办法。即使转业了,不如在部队挣得多,但夫妻俩在一起,实实在在过个日子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