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执和回避不见得都是坏事

朋友曾说起他的优秀的侄子,在重点高中的重点班,成绩很棒!可是他在初中的时候并不好,而且还休学了一年。初中开始朋友的侄子就对班里的攀比家境的风气无所适从,他不愿意加入,也不会保护自己,被小伙伴们孤立嘲弄后,倔犟的他死活都不愿意上学了。他的父母百般开导都没有用,每天都躲在自己屋里看无聊的书。

还好他的父母顶住了压力,最终没有逼他,他们安耐住自己抓狂的心,尽量多和他聊聊无关痛痒的天,渐渐地发现,这孩子喜欢看哲学的书,甚至对人生都有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看法,尽管看法比较幼稚,也很让他父母吃惊了。

他父母给他买书,去托人拜访哲学老师,他有需要就尽可能地帮他,一年后他终于提出去上学,事实证明这一年的耽误是值得的,孩子得到了心灵的成长,学习和交友都变得特别有主见。

有时候我们需要那么一点固执,听从内心的声音,去做能够发展自己的事情。这有可能妨碍到别人,或伤到自己,但终究我们会在碰撞中摸索出行为的边界,会通过所做的事情获得身心的成长,这是需要在现实中去感受才能习得的人生经验。

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接受自己的回避,回避不是逃避责任,不是消极反抗,更不是麻木丧志,而是另一种勇气另一种成长,它或有着“退而结网”的耐心,或有着淡泊名利的潇洒,也或是按一下暂停键,好让灵魂跟得上脚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