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八组“相处”这一单元的课文,讲述了一只狐狸如何狡猾地骗过老虎,不仅使自己逃脱危险,还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的故事。通过生动、富有哲理的情节使学生明白“狐假虎威”的深刻道理,即比喻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寓言讽刺了仗势欺人者的奸诈狡猾。
这篇课文故事情节有趣,文中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把狐狸的狡猾,老虎的愚蠢刻画得活灵活现,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故事。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文,读后分析人物特点。此外,通过表演来理解部分词语,增强感受,让学生在一个活泼、轻松的环境中理解课文,学习词汇,明白寓言故事。
由于课文的语言非常生动,适合学生朗读和表演,所以我在设计时考虑让学生通过“读”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再通过表演来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1.读好对话。教学中着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设计教案时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以及结合学生特点,在读好角色的对话时以个别读、师生合作读、分角色朗读等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努力让课堂洋溢情趣、生趣。
2. 读与演相结合。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低年级的课文大多是声情并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结合课后习题,理解描写狐狸和老虎的词语时,我设计了学生表演课文的环节,学生把狐狸的狡猾,老虎的愚笨表演出来,使学生深入地理解了“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大摇大摆”、“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些词的意思,同时也更加透彻地明白了到底是谁最威风的,对于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做了铺垫。
3.深思。课堂上,虽然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但在教学环节中还有很多需要优化的地方。如:共学内容,活动三:揭示寓意。对“狐假虎威”的意思还应该做以拓展,理解得更为深入、透彻一些,“狐假虎威”除了让学生理解本意以外在引导引申义的时候,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狐狸和老虎代表了生活中的哪类人?假设你是狐狸你怎么做?等,通过深入分析和交流去理解“狐假虎威”的寓意;对于重点词“假”的理解,引导不到位,“假”除了在“狐假虎威”中表示“借用、利用”以外,应引导学生了解它的另外两个意思,并根据成语,让学生去选在这则寓言中“假”表达的意思。此外,在教学中忽视了部分后进生,没有给他们提供适当的锻炼机会,这也是老师对于学生的关注还不够。 在整个课堂中,最遗憾的是我没有留给孩子太多的思考时空,经常会急着把问题收回来,根据教学设计往后推环节。我深思,在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和空间,更多一些引导,他们的体会会更加深刻,孩子们会呈现出更多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