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滑向铁轨的时光》—— 关于死亡的书

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锱铢读完了蒋峰早期的作品《一、二,滑向铁轨的时光》。太悲伤的一个故事,以至于不忍心一口气读下去。这大概也是这本书以前只看了开头几页就束之高阁的原因吧。

最近这本书又是以何种方式出现在我的视野前,我也全然没有半点记忆。看着斑驳发黄的书页,应该有些年头了。一看出版时间,2005年出版的书,竟然已经有十五年之久了。突然有点恍惚,十五年间发生了多少事情了!而这本书却一直都在。书是最有耐心的东西,即使没有人阅读也可以数月,数年地默默等待下去。直到某一天,你因为某个契机打开了它,进入到它的世界里。

我拿起这本书的原因也很简单:家里有亲人去世了。第一次觉得死亡离我既很近,又很远。近是因为,逝去的亲人就在眼前,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遗容。远是因为仪式化的丧葬流程反而把我们从悲痛的情绪中抽离出来。有太多的事情要忙,忙给活着的人看,忙给邻居街坊看。直到最后一天下完葬后才回过神来,噢!以后要过没有奶奶的日子了。

回到家后,我想起了这本打开过无数次却从来没有读完的书。我想看看别人笔下的死亡什么样子的?是绝望的还是解脱的?是悲伤的还是冷漠的?看完我觉得很压抑。小说里有两个人的死亡都是自杀,生活有多么无望才会残忍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啊!小说里的人物都有点歇斯底里。感觉这样的情节有点刻意。

于是我查了一下作者。蒋峰,1983年生。新概念作文比赛获奖出名的。这本小说写于2004年。21岁就能写出这样的小说,可以算得上才子了吧?也许这本小说不是他评分最高的,但也可圈可点,毕竟这本是十五前的作品,迎合的是那个时代读者的口味,只能代表过去的水平。鉴于他后期出的一些作品评分都挺高的,说明有很大的进步,我顿时对他挺有好感的。

回到本书。关于这个故事本身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是作者反反复复从不同的角度去写已经叙述过得事情,显得有些许啰嗦。此外,这本书在写作手法上以“炫技”为主,没有好好说话,也许十五年前流行这样写作。比如说偏偏要用“总共三十二颗两种颜色的棋子”来指代象棋;用“我母亲的儿子”来指代主人公“我”,这里看得我头都晕了。此类乱七八糟的指代不胜枚举,我也不想再去翻例子了。

虽然吐槽的地方很多,但读完这本书还是有点收获的。1,学到了短篇小说的写作框架。2,认识到了蒋峰这位作者,以后还可以看看他的其他书。3,在武汉新冠病肺炎大爆发的日子里,举国上下人心惶惶,更让我们认识到活着的可贵。即使是普通的日子也显得珍贵无比。珍惜当下,好好活着。


嗨,我是岛上的雪。谢谢缘分让你看到了我的文章。喜欢的话给我点赞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的心, 在爱的河里, 凌波微步。 秋叶凋零, 霜降天寒, 你可知道我在想你。 你送的花儿谢了, 你送的手表旧了,...
    椰椰西米露阅读 7,368评论 14 60
  • 黑枕黄鹂(学名:Oriolus chinensis)为中型雀类。外形大小和金黄鹂相似,体长23-27厘米。通体金黄...
    song瑞阅读 4,007评论 0 1
  • 冬,是一个可以长眠的季节 没有春天的忙碌 没有夏天的炎热 没有秋天的思念 累积一年的心酸与收获 种植明年的梦 爱恨...
    Lee猪尾巴上的智慧阅读 1,339评论 1 1
  • 一直认为风险有多大收益就多大!今天看到了李笑来的文章,其实富人都在规避风险的!只有穷人迫不得已才会去冒风险,有可能...
    耐心一头牛阅读 1,00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