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二舅”治好了精神内耗,然后呢

你好呀,我是你的成长闺蜜吴漾~~

昨天的朋友圈,是为“二舅”开的。

前前后后,我也就看了3、4遍吧。

看完之后,感动不?

肯定是感动的。

人生的不容易,几乎在“二舅”身上齐集了,他仍然活成了村里几百个老人的“万事通”。

除此之外,作者的文案能力,也太让人嫉妒了,从第一句起,便牢牢抓住了我的心。(悄悄抄了好多金句)

许多人从“二舅”身上,看到了某个亲人、熟人的身影;

许多人表示,“二舅”如此不幸,我们正常人,还有什么理由摆烂呢!

还有些人反其道而行,指出不应该“感谢苦难”。

也有人质疑,“二舅”的真实性。

其实吧,我们普通人作为吃瓜群众,真也好,假也罢,苦难要不要感谢,都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在这不足10分钟的短视频中,感受到一种力量,体会到情绪的缓解,就已经足够了。

不是吗?

从“二舅”的故事中,我看到了普通人活好自己的秘诀。

01.

改变不了的事,就接受现实

天才“二舅”残疾之后,躺在床上看了一本民间医学书。

明面上摆烂的“二舅”,其实,是在想办法,改变现状。

当他意识到,自己的腿是“废”了,不是“伤”了,就下了床,坐到了门口。

看了3天木匠干活,就主动向父亲提出,要做木匠。

从此,开始了木匠生涯。

对“二舅”来说,遗憾吗?

肯定是遗憾的。

对“二舅”来说,痛苦吗?

肯定是痛苦的。

但是,守着一个无法改变的遗憾,只有“接受”和“继续遗憾”两条路。

前者呢,或许还有一点机会;后者,肯定只有痛苦和麻木。

正如作者所说:“人往往都是快死的时候才发现,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一直在遗憾过去的遗憾。”

这绝不是一句“鸡汤”。

02.

对自己负责

“二舅”的笔记本上,摘抄了这样一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责任感。

“二舅”的一生,从得知自己残疾了,到决定做木匠,中间用了3年时间。

客观来讲,这3年,算是“二舅”摆烂的3年。

这3年,他看过医书想自医,他做过“坐井观天的青蛙”,最后,他确定了能养活自己的事。

人活着吧,至少先要养活自己,尽可能地不拖累他人。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不想负责,处处逃避,事事推诿,是很难做好其它事情的。

不敢承担责任的人,活着也很难开心起来。

03.

把能做的事做到极致

做木工,是“二舅”残疾之后的安身立命之本。

于是,他把这个本事,做到了极致。

只要他看上一眼的家具款式,他能都一模一样神还原。

妹妹出嫁时,他用足以媲美正品的自制家具,给妹妹在婆家的地位加码。

去北京找“公平”时,他默默做了许多家具,和陌生的士兵拉近关系。

他的手艺,就像他的名片。

任正非说过:

“年轻人要持续不懈的努力,不要认为自己很聪明,今天搞这样,明天搞那样,可能青春就荒废了,扎扎实实认定做一件事,可能很成功。”

心理学中,也有这样的一句话:焦虑的反面,就是具体。

为难的、做不到的,却又是自己向往的事,与其抱怨、纠结,不如设下目标,一点点分解,把能做到的事做到极致,才有可能逐渐接近向往的生活。

04.

得不到的就放下

“二舅”一生中,只有一段男女之情,且以失败告终。

这段感情的具体情况,除了“二舅”自己,没有人知道细节。

“二舅”对此,缄口不提。

“二舅”走红后,有网友表示,希望“二舅”直播,一定很有意思。

这些建议,被视频的作者拒绝了。

他的意思是,让“二舅”直播,他说什么呢?让他一次次在众人面前揭开自己的伤疤吗?

人这一生,得到和失去很多时候,根本不受人力所控制。

是像祥林嫂一样,逢人便说自己苦,还是把苦压在心底?

真正痛苦的事,如果自己想不开,说得太多,只会让自己的痛变得麻木,根本不会痊愈。

如果想开了,又何必把自己的痛,摆在世人面前,被世人评判呢?

05.

不断拓宽自己的可控领域

“二舅”被庸医治残后,他“可控领域”从床上、到门口,再到院子里的天井。

3年后,学了木匠技术后,“二舅”的“可控领域”拓宽到了生产队。

生产队没了之后,“二舅”的可控领域增加到了镇上。

后来,“二舅”还去了北京。

再后来,“二舅”不仅是木匠,他给村里人修好了插线板、燃气灶、床头灯、玩具车、镢头、洗衣机、水龙头、门锁、收音机等。

除此之外,“二舅”还会算命。

当“二舅”变成残疾后,大概谁也想不到,“二舅”会成为这样的“二舅”吧。

《财务自由之路》中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我们总是认为,问题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所以它不可控,那么这个想法本身就是问题所在。如果总是谴责客观因素和他人,我们就相当于自动放弃拥有控制权的机会。”

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问题的过程。

而且大多数问题的产生,都有其复杂的成因,和人的思维方式、成长环境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那么,遇到问题、遭遇困境,要怎么办呢?

抱怨外界,外界是否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呢?

很显然,不能。

那么,还是只是能靠我们自己。

把自己能控制的事做好,然后,再不断拓宽可控领域,这样的话,自己能掌控的人生领域,也就越来越大了。


作者介绍:

吴漾,80后单亲妈妈,新媒体写作5年,自媒体运营3年,每年副业变现10万+,愿岁月无恙,时光不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