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路上,良好的亲子沟通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孩子的思想以及我们不可见时候孩子的状态,是亲子育儿路上的助推器。但想要建立畅通并且良好的亲子沟通有时候很困难,有时候是孩子拒绝沟通,对父母不愿意张口。一般来说,孩子与父母之间是天生的分享者,如果孩子不愿意与父母沟通,父母需要反思一下,曾经的曾经,当孩子兴致勃勃想要分享学校的趣事的时候,是不是被作业、学习未完成而被中断打回原形?当孩子感受委屈时是不是以不够勇敢而被拒绝过?当孩子的行为和感受不被认同和看见的时候,慢慢地孩子就会拒绝沟通,因为沟通了也没用。
另一种是在沟通过程中父母与子女的意见产生矛盾。这时候通常是父母的控制欲与孩子的自主性之间进行拉扯。这时候说重了怕伤了孩子的自尊;说轻了孩子不听。往往让父母束手无策。这时候我建议父母们表达出自己的期望,把决定权交给孩子。因为每个人的人生路,需要自己去完成。试试“三我疗法”的沟通方式:我看见……我感受……我希望……。
我看见:客观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不夸大、不隐瞒、不带主观情绪。比如我看见你在这道数学题上停留了好久一直没动笔。而不是“你发什么呆,怎么还不写”或“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
我感受:如实表达孩子行为带给自己的感受,让孩子了解行为背后带给人的感受和后果。比如“我们只剩下5分钟时间了,我看见你在这道数学题上停留了好久一直没动笔,让我感到很着急。”
我希望:提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期望,但决定权交给孩子。所以这里用我希望,而不是你必须,比如“如果这题目难住你了,我希望你可以先完成后面的题目,有时间再继续研究它。”
这样的沟通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期望,同时又保证了孩子的自主权,让孩子感觉自己没有被压迫,孩子的配合度和执行力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