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入烟尘》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隐入烟尘》,看了电影之后觉得这名字还是稍微有点偏向文艺,也许导演想要突显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思想,又或者是其他,总之我觉得取一个与电影内容同样质朴无华的名字也许更能体现出这部电影的生命力。电影采用白描的手法,从始至都只是客观的展现。实际上我喜欢这样没有过多借助某种辅助刻意突显的简单呈现方式,有时候,它更能给予人震撼与触动。

        农村中的弱势群体——对于农村的印象更多是十几年前,但是对于电影里马老四和贵英这两个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我却觉得很熟悉,甚至能够想起小时候村里的类似那么几个人来。他们要么智力不全,要么身体残缺,甚至有一两个是智力正常、四肢健全但因为父母早逝,家庭极度贫穷而被视为农村中的底层人,像电影中的马老师和贵英一样。对他们来说,从同类人中为他们说得一门亲事,让他们组成家庭,那是命运对他们最好的眷顾。在这一个群体中,女人似乎比男人更具有选择的优势,因为女人天生具备传宗接代的得力条件。所以一个村子里,孤身一人孤独终老的大多都是男性。

        幸与不幸——电影中的马老四和贵英是不幸的,没有父母的疼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在与哥嫂的生活中并未得到哪怕一丝的关心。虽然电影并未直接呈现,但是从他们的话语和处境中可想而知,他们的日子过得多么艰难。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彼此,组成了家庭,哪怕一开始他们也是被迫的,被家人安排而由不得自己选择的。但终归他们在一起了,生活中有了实实在在关心自己的人,互相扶持,冷暖相知,哪怕日子再难,那也是有奔头的。

      实诚与欺骗——电影通篇采用最多的是对比的表现手法,马老三和马老四对待毛驴的不同态度,村里城区的楼房和土配房的对比,残疾的贵英支不起一捆小麦和对面轻而易举把一捆捆小麦扔到车顶的妇女对比。其中,最为明显的是马老四和暴发户对于信用的不同做法,马老四那怕是决定跟随贵英而去,在这之前,都把所有借过的物和钱一一归还清,才无所牵挂地吃下了毒鸡蛋。而相比之下,暴发户拖欠农民的租地钱,哪怕明明知道那些钱是普通农民家庭的生活开销的主要来源还不为所动。

      整部影片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心灵上的震撼和触动。这个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帆风顺,有时我们身处低谷时,又何曾不是影片中处处看尽白眼和辛酸。感动的是他们即便身份卑微但心灵光亮高洁,他们靠着自己的双手和善良,努力向着希望的方向去一点点挪动,他们对于光对于温暖的追逐和珍惜最令人泪目。

        电影中的每个简单的画面都寓意深刻,电影的结尾是悲剧,那一刻让我想到了余华的《活着》。电影看完后,心里有点压抑,希望每一个努力的人都被生活善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