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我们非常有幸参与了教育部组织的“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受呼市教育局选派奔赴革命老区武川县西乌兰不浪镇中心学校支教。9月启程,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拉开序幕。
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出发,一路上蜿蜒行驶,穿越长长的大青山隧道,从209国道到311省道,从黄土到红土,经过两小时车程,抵达目的地武川县西乌兰不浪镇。“乌兰不浪”是蒙古语,意为“红色之泉”。据说二百年前,牧民游牧至此,看到村东南红土梁上潺潺流动的红色泉水,惊呼“乌兰不浪”,从此“乌兰不浪”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西乌兰不浪中心学校毗邻大青山。教学楼、师生公寓楼、学生餐厅一字排开。楼南是红色塑胶跑道,环绕着绿草如茵的足球场。如若不是低矮民居的包围,你很难想象这是一所乡村学校。楼内,每个教室都配备着现代化黑板——鸿合一体机。音乐教室有三十多台电子琴。健身房里跑步机、动感单车、健身器械一应俱全。但遗憾的是在校学生从幼儿园至初中学段不足三十人。十几位在职员工坚守在此,其中有教龄四十年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有毕业新分配的尚未入编的特岗教师,还有从特岗教师一路走来工作十几年的校领导。为这些地处偏远仍默默奉献的同行点个赞,很荣幸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共同振兴乡村教育。
这里是没有城市喧嚣的,每天放学后,在夕阳的余晖下,在远山的护佑中,校园里的孩子们在绿茵场踢球,自由自在。一切都那样安静,时间似乎也变慢了。
回顾一天的感受我们由衷感到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在教育的路上不放弃每一个孩子。兴奋之中,更多了一分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