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学治疗:评价自我功能

主要观点
自我功能指人们管理内在心理活动及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方式。
自我功能包括现实检验力、判断力、人际关系能力、刺激管理、感情或焦虑承受力、冲动控制、娱乐能力、自我意识、自尊管理、认知功能以及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是无意识的,人们利用这些机制来抵抗令他们感到崩溃或无法忍受的不安的思想和情感。
超我功能主要管理内疚感,也是非常重要的评估对象。
评估自我功能对于确定以下事项非常重要:
• 什么类型的心理治疗最有帮助
• 揭露无意识內容是否能够帮助病人
• 支持其自我功能是否能够帮助病人
想要揭露无意识内容对病人起到帮助作用,病人的自我力量必须足够强大,这样才能在治疗中鼓舞他们,抵制退缩,接受现实检验并推广到外部生活中。发现薄弱的自我功能是选择自我支持技术的指标。

心灵可以被分成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这并不仅是字面上把心灵分割开来,也不是说它们位于大脑的特定脑区。更确切地说,对它们的最好概括是相关临近功能的群集。例如,弗洛伊德形容的本我和大脑的网状系统具有相似性。更高水平的新皮质结构,特别是额叶,参与了许多心理活动的协调和管理,这些活动通常都对应着我们所说的自我功能。

我们将自我功能定义为人们管理内在心理活动及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方式。还可以把自我功能看做是人们调控他们对内部和外部刺激反应的方式。

无论你怎么认为,这些功能的执行能力显然与心理和情绪健康有着莫大的关系了。

什么是“自我强度”

太平盛世时人们很容易保持平和的心态,只有当受到内外刺激夹击时仍能保持住才算有本事。拥有强大自我的人能做到这点,而自我功能薄弱的人则不行。

自我功能是一个人完成心理活动的工具。自我功能到底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不得而知。它们是天生的吗?它们是学习得来的吗?我们可以假设答案是先天和后天的共同作用,但是不管其根源来自哪里,自我功能都是令人们生存于世上的核心部分。

有的自我功能主要处理我们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并保护我们免受环境刺激的侵害。这些功能包括现实检验力或对现实的感知、刺激管理、人际关系和判断力

还有的自我功能主要处理我们的内部环境,并保护我们免受内部刺激的侵害。这些功能包括情感或焦虑承受力、冲动控制、防御机制、自尊管理和认知功能。

当出现过多刺激时,情感状况不外来自下面两种情境之一:

1.刺激实在太多了—这是因为:

a) 太多外部刺激—创伤、忽视、不被包容

b) 太多内部刺激——焦虑或情感、与心境障碍或焦虑障碍有关,或者与无意识的思想和情感有关。

2. 个体很难处理其所面对的刺激—这是因为:

a) 焦虑或情感承受力差

b)冲动控制差

c)认知能力受损

在对自我功能进行评估时,上述两方面都要考虑到。

自我功能分别都是什么

我们可以将自我功能分成11种基本能力:

1.现实检验力与对现实的感知——现实检验力是指分辦出什么是真实的知觉、什么是非真实的知觉的能力(与之相对的是妄想、错觉、幻觉或对事件的知觉严重扭曲)。对现实的完全感知是指将自己的身体和外部事件都当做真实而常见的(与之相反的是现实感和自我感丧失、似曾相识体验、似梦状态、灵魂出窍体验、感同身受或者身体意向严重扭曲)。

2. 判断力——一个人拥有完好的判断力是指:

(a)能够意识到一个有意行为的适当性和可能发生的结果(包括可能发生的危险、社会意义以及法律后果)

(b) 其行为是其意识的反应

因此,对结果的认识并不能代表拥有良好的判断力。例如,有的人可能知道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是危险的,但是如果他们还是不采取任何保护性行为安全的措施,那么他们的判断力就是有欠缺的。

3. 人际关系(又称为“客体关系”)—包括对他人的知觉和期望,其实就是我们毕生人际关系的质量。它不仅仅是形成和维持关系的能力,更是获得稳定、亲密、爱恋、分享和共情关系的能力,以及和他人是融合还是隔阂。例如,这方面有欠缺的人包括需要保持很大人际距离独居的人,无法忍受分离需要常吃定心丸的人,还有缺乏同情心不顾他人感受颐指气使的人。

4. 感官刺激管理——为了正常地生活在世界上,人们需要频频招架多不胜数的感官刺激。这些刺激既有外部刺激(如噪音),也有内部刺激或身体感觉(如疼痛)。刺激管理功能完好的人,可以自动过滤掉不重要的刺激(如教室外的车声),这样就不会转移掉集中在其他重要事情上的注意力(如老师讲课)。没有了这种功能,人们就会感到被噪音、气味和视觉刺激填满。例如,有的刺激管理功能不全的人不能恐受拥挤的人群,因为那里充斥着燥热、噪音或气味,有的人如果不待在完全安静的室内,就会烦躁不安。过多的环境刺激使他们畏缩、退却或感到崩溃。

5. 情感或焦虑承受力—一这是指承受和管理焦虑及其他强烈的积极和消极情绪的能力(如愤怒、嫉妒、绝望、渴望或爱恋)。焦虑或情感承受力差的人很容易感到被自己的情绪所扰,或者在两种心境之间快速而剧烈地摇摆。我们可以把这种功能看做是另一个类型的内部刺激管理。

6.冲动控制—良好的冲动控制指一个人以可控的方式按照其情感、驱力或愿望行事的能力。冲动控制能力差的人会任由自己跟随情感和驱力“无法无天”地行事,如总是动手动脚、乱发脾气、暴饮暴食、酗酒、吸毒、滥交和自残。

7. 娱乐能力(又称为“自我职能的退化”)—这是指放松、沉浸于幻想和白日梦以及平静且毫无焦虑地体验无意识情感和驱力的能力。

具有娱乐能力的人能够从他们的幻想和白日梦中激发出创造性,也能帮助他们触碰更深层的情绪。娱乐能力对心理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对病人还是治疗师。它让病人获取和体验无意识的思想和情感,让治疗师拥有更好的共情能力。如果人们感到被幻想折磨得困惑、烦恼或无能为力,或者如果他们很容易退缩而且很难改变这种局面,那么这种倒退就是不适宜的,而且会造成困扰。

8. 自我意识或心理觉察——自我意识或心理觉察是指对自己的内在状态怀有好奇心,拥有准确认识自身情感的能力拥有理解他们自己及他们的无意识动机的能力。缺乏自我意识的人对探索自己的行为缺乏兴趣,不能合理解释自己的行动,抛给治疗师很多“我不知道”的回答,并且也意识不到自己的情感。

9.自尊管理或准确的自我评价——自尊管理指一个人的自我遭受打击时管理自己的能力。准确的自我评价反映了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主观感觉与其真实或客观能力的相符程度。它与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或自信的感觉有关。

10. 认知功能—指人天生的认知器官所赋有的能力(智力、记忆、注意、线性思维等),也包括利用内在过程连接不同经验、识别模式、调和不一致的态度和情感、解决问题以及抽象思维的能力。

11. 防御机制一防御机制是心灵对内外压力和情绪冲突做出无意识和自动化反应的方式。它们限制了一个人对焦虑、抑郁或嫉妒等负面情绪的觉察,解决内在的情绪冲突。根据防御机制的适应性高低,将它们分类是非常有用的。例如,读一本关于自身问题的书比忽视问题更具适应性。适应性较高的防御机制主要靠压抑(repression);适应性较低的防御机制主要靠分裂 (splitting)。

一个人的防御机制主要基于压抑还是分裂与这个人是否拥有客体恒常性 (object constancy)有关[注意:客体永存性 (objectpermanence)指知道消失在视线之外的物体依然存在,而客体恒常性指好坏可以共存于同一个人身上如果一个人能够接受好坏情感可以共存在他们自己或他人身上,那么他们就能够处理痛苦的或由焦虑引发的思想和感情,保留它们并使它们存在于意识之下(压抑)。然而,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一个好人身上也拥有所有坏的特质的这种观点或坏人身上也有好的一面的观点,那么他们就需要将坏的从好的中分离出来。要想做到这点,他们必须把一些情感体验看成是来自本体之外的(分裂)。从发展上来讲,分裂在小孩子身上是正常的,但是当一个人想要保留对虐待或忽视他们的父母的美好印象时分裂就会持续下来(导致客体恒常性的缺乏)。根据适应性高低,主要的防御机制如下:

适应性较低的防御机制

如上所述,基于分裂的防御机制适应性较低,因为它们以非常高的代价保护人们远离消极思想和情感。当客体恒常性没能建立时,基于分裂的防御机制就占据了主导地位。虽然它们能保护好的情感,但是要以牺牲掉对自己和他人的“立体化”视角为代价。基于分裂的防御机制占主导是自我薄弱的良好指标,说明个体在建立良性的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缺陷。基于分裂的防御机制有时被认为是心智发育不成熟、介于正常与非正常之间的。这类防御机制有:

• 分裂——这种防御机制通过将好的情感和坏的情感分割到不同的人身上来保护好的情感。

例子
A 女士的母亲从来不在家里储存食物,而且异常严厉。在A女士心中,母亲的形象是高大神圣的,父亲却是低劣龌龊的。尽管A女士很渴望拥有异性关系,却无法在男性身上看到任何闪光之处。
通过这种方式,A女士保留了对母亲的好印象,却牺牲了关于男性的所有好的看法。

• 投射 (projection)—一在投射中,自我将不可接受的想法、情感和想象知觉成来源于自身以外的东西。

例子
B先生的女朋友欺骗了他。他对他的女朋友丝毫没有生气,但是却猜忌她四处散布自己生气了的谣言。
注意,在投射中,B先生对他的女朋友产生了愤怒,但是她可能却察觉不到。

• 投射性认同 (projective identification)——当一个人(A) 将一种情感投射到另一个人(B)身上,并在随后与B的交往中让B体验到这种被投射的情感时,投射性认同就出现了。我们可以说,通过这种方式A维持了对被投射情感的认同感 (identification)。

例子
C 先生升职的美梦被老板粉碎了。虽然他嘴上说这对他未必是件坏事,但是他潜意识的愤怒难以平息并且投射在了老板身上,他连续一周每天迟到两小时终于把老板惹火并解雇了他。
C先生把他的愤怒投射给了老板,老板无意识地认同了这种愤怒,并最终解雇了C先生。通过这种方法,C先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愤怒——但是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 病态理想化和貶低化 (pathological idealization and devaluation)理想化和贬低化是分裂的自然结果。要记住,一个今天被理想化的人明天可能轻易就被贬低了。

例子
前一周 D女士觉得她的治疗师完全理解她,而她的丈夫却是个呆子;下一周事情就颠倒过来了。

接下来的防御机制虽然与分裂没有明显联系,但是其适应性也比较低。

与分裂一样,它们所起的作用也要自我功能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否认(denial)—在否认中,自我通过拒绝承认难以接受的情感的存在来保护自己。注意,根据不承认现实的程度,否认可分为较低水平的防御和较高水平的防御。

例子
E先生去看皮肤科医生,他对医生抱怨说自己脸上长了粉刺,但是实际上他的脸上凸起了一个很大的肿瘤。
E 先生无法接受他长了个肿瘤这样的现实,于是就否认它的存在,还说它只是个“小痘痘”。

• 解离(dissociation)—解离是通过切断自我与当下现实之间的联系来逃避难以接受的思想和情感。它甚至会丧失某人固有的认同感、记忆和感知觉或现实感。

例子当F女士的妈妈打她时,她逃避至一种感觉不到疼痛的状态。
在她以后的生活里,当她丈夫对她吼叫时也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这是典型的“高代价”防御。主要的认知功能为了逃避对巨大打击的体验或记忆,都在“掩耳盗铃”

• 行动宜泄 (acting out)一一逃避痛苦或不适情感的另一个方法是做点什么,用行动掩盖对这种情感的意识。

例子
G女士的法语期末考试没有达标,她非常生气,于是就出去和朋友喝酒,最后醉倒在一个陌生男人家里。

一般地,行动宣泄也可以用于疏导治疗中产生的情感。

例子
虽然H女士说对于她的治疗师怀孕离开一段时间没什么感觉,但是她在那段时间预约了多次瑜伽课程以防止自己回到常规的面谈时间。

•退化(regression)——当人们发生退化时,他们就会重新退回到早期的功能方式中,以逃避发展晚期所遭遇的焦虑类情感。

例子
面临四个医学院的考试,I女士躲回到父母家里,由她的父母为她做饭洗衣服。

I 女士躲回父母家是想找回儿时被照顾的感觉,因为她必须做出更高水平的事情。注意,这种防御机制通常由具有较高能力的人用于压力情境下。

适应性较高的防御机制

适应性较高的防御机制倾向于以压抑为基础。在基于压抑的防御机制中,所有或部分难以接受的思想或情感被关进了无意识中。我们可以把思想和情感联系起来进而将其看做一个整体(思想一情感),就像下面的例子一样:

J先生一想到母亲去世了(思想、记忆)就感到很伤心(情感)。

在这里,悲伤与母亲去世的记忆联系在一起。如果这令J先生难以接受,那么他的自我就会试着将它关在无意识中。这里有三个关于压抑的选项:

1. 自我既能压抑情感也能压抑思想——那么J先生就不会再想起母亲的去世。

2. 自我能够压抑思想,并保留对情感的意识一那么J先生就会感觉到悲伤但不知道为什么。

3. 自我能够压抑情感,并保留对思想的意识—那么J先生就会记得母亲的去世,但没什么感觉。

不同的防御方法压抑不同的成分。自我也可以通过改变他们的对象和扭转他们的情感来转换难以接受的无意识成分。

以下是一些基于压抑的防御机制:

• 情感隔离 (isolation of affect)—在这里,自我压抑了情感,但是思想仍然留在意识中。在上面的示例中,第三个就是情感隔离。当这种防御机制占主导时,一个人似乎就情感缺失了。

例子
K 先生说自从他妻子离开了,他就感觉不到任何情感了。

• 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与情感隔离相比,这种防御机制利用过多思考替代物来取代痛苦和不适的情感。

例子
因为无法处理治疗初期产生的焦虑,所以L先生读了10本关于心理治疗的书,并且开始和他的新治疗师讨论移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 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一在这里,自我通过为问题情境或情感找到正当的理由来处理难以接受的情感。

例子
M先生被解雇了,但是他告诉他的妻子这其实最好不过了,因为他“不爽”这份工作很多年了。

M 先生保护自己免受痛苦情绪的困扰是通过压抑它们并在意识中萌生另一种可理解或合理的解释。

• 替代 (displacement)-一在这种防御机制中,愿望或情感的对象

被替换成另一个更令人感觉舒服的。

例子
蒂米非常害怕他的爸爸,但是他却觉得自己害怕的是校长。
害怕爸爸的想法被压抑了,而把情感链接到一个新的对象上。

注意,这不是一种基于分裂的防御机制,因为情感仍然被知觉为是自身产生的。

• 躯体化 (somatization)

但是以身体感觉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例子
-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或情感被压抑了,N先生从10月开始有胃痉挛。当他的治疗师询问这是否与不久之后就是他妻子两周年忌日有关时,他认识到自己竟然完全忘了这个即将到来的日子。

•撤销(undoing)—一这是自我“返工”的机会,自我将感觉难以接受或不舒服的事物颠倒过来。

例子
O女士的工作要整日欺骗別人,于是她见到路边有乞丐就会施舍1美元。

反向形成 (reaction formation)—在反向形成中,难以接受的情感反转成其对立面,并且被有意识地体验成唯一的选择。

例子
P女士过分溺爱她襁褓中的儿子,以此极力压制自己对他整夜不睡觉的愤怒。

这不同于撤销,因为原来的情感是意识体验不到的——在它进入意识之前就是作为对立面被感知的,因此不需要所谓的撤销。

• 认同(identification)—这就是一种“如果你不能打败他们,那就加入他们”的防御机制。像嫉妒和好胜等情感常被处置成其他人已有的东西。

例子
安妮在她的姐姐和朋友排挤她之后,开始听她们喜欢的那种音乐。S医生注意到来看了两个月病的Q女士,开始穿与自己风格类似的衣服。

在很多案例中,认同具有较高的适应性,例如当有指导者时,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会很高。这也是青少年发展中正常且重要的一环。

• 过度情绪化(excessive emotionality)—-在这里,思想的内容被压抑了,而情绪仍保留在意识之中。从某种角度讲,这是一种与理智化和情感隔离相反的防御机制。有时,强烈的情感可以取代被压抑的思想,而且有时也可以取代另一种更令人焦虑的情感。

例子
R 女士似乎不为今天正式离婚所动,但是当得知她的日用商品订单被延迟处理时却变得有点歇斯底里。

•外化 (externalization)

——通过外化,人们能够像知觉外在冲突那样知觉内在冲突。

例子
S女士向治疗师咨询她应该继续和未婚夫在一起,还是和回头的前男友复合。治疗数月后,其实她是对于是否结婚非常矛盾。

S 女士外化了她对结婚的矛盾心情,并将其体验成和哪个男人约会的问题。注意,这并不是基于分裂的防御机制,因为情感仍然被知觉为源于自我。

• 性欲化 (sexualization)—当人们性欲化时,为了回避更深层的不适感,他们会将与性无关的事情看做与性有关。

例子
在妈妈抑郁症发作期间,14 岁的莫妮卡开始勾引她的男性健身教练。

莫妮卡将她对母爱的需要性欲化了。性欲化能够替代许多情感和幻想,包括那些令人愤怒和激动的事情。

•压抑 (repression)—不要忘了压抑本身。压抑将意识中的思想、情感和想象隐藏起来,使它们被遗忘、否认和抑制。

例子
离婚以后,T女士对于20多年来第一次自己缴税感到非常焦虑,于是她就完全忘记了缴税的截止日期。

• 转向自身 (turning against the self)——这种防御机制用自身替代了对象,特别是当对象引发的是负面感情时。

例子
U先生很生他父亲的气,因为父亲宁愿买一个新房子也不愿支付他一年的学费;但是,他却将这种愤怒体验成对自己第一学期没有表现得那么好的自我批评。

注意,功能良好的人每天都使用上述基于压抑的防御机制;而在面对压力时,他们可能会倒退到暂时使用基于分裂的防御机制。因此,并不是说只要出现了基于分裂的防御机制,就会使人们正常的恋爱、工作和娱乐出现困扰,只有这种防御机制占据主导时,才会使人们正常的恋爱、工作和娱乐出现困扰。

适应性最高的防御机制

自我还拥有一些其他的应对机制来帮助人们减轻情感、思想和幻想上的痛苦。通常情况下,防御机制都是在无意识下起作用的,也就是说,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所以,一个人不会说:“我不想生我父亲的气,所以我觉得自己要反过来和他特别亲近”——愤怒永远不会被流露出来,这种“失常”只会是潜意识的,以至当这种情感达到意识层面时,都是以与愤怒相反的状态表现出来的。然而,成熟的自我还拥有许多不同的策略以帮助他们维持自尊并包容那些痛苦的情感。所使用的这些策略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处于无意识的,因此并不都为典型的防御机制。

• 幽默(humor)—一许多人用幽默来化解令人不适的思想或情感。

当幽默是有意识时,这种行为就是具有相当的适应性的,但是长期用幽默来逃避痛苦的情感就可能存在些问题了。

例子
V先生在推销商品时犯了个小错误,于是他就借此跟客户开了个小玩笑。

在这里,幽默对于缓解焦虑就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这是有意识做出的选择。

例子
W 女士抱怨他的男朋友从来不认真谈论关于他们之间关系的任何事情,并且总是把一切都当成玩笑。

在这里,幽默就是一种真正的防御机制,缺少一定的成熟性和适应性——它阻止亲密关系进一步发展,以缓解不适的情感和思想。

• 利他主义(altruism)—这是指为他人服务从而来缓解令人痛苦的情感。

同样地,当这种机制是或基本上是有意识的时候,就是非常成熟的表现,但若更多是无意识流露出来的时候,就会对自身有所伤害。

例子
X先生的父亲死于癌症后,他开始募集基金来支持癌症研究。

在这里,利他主义有助于处理哀伤和令人困扰的情绪。

Y 女士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照顾受伤的动物上,甚至忽略了对自己的照顾。

虽然照顾受伤的动物比对自己或他人做出一些危险或恶毒的事情要好,但是如果连自己都无暇照顾了,那么就是不成熟且不具有适应性的。

• 升华(sublimation)在物理学中,升华是指固体直接转化成气体,

不经过液体形态的过程。在心理动力学中,升华是指不舒服的思想或情感直接从无意识状态变成意识中的有用形式——不需要经过转化过程。因此,当一个人能够通过写一首关于愤怒的诗或者去健身房打沙袋来释放愤怒的感觉时,这种情感就在没有使用明显的防御机制的情况下,完全化解了。

例子
Z女士只要在工作上遇到挫折,就会在下班回家后抽时间长跑。

在这里,Z女士意识到了她的情绪,并通过运动直接化解了它们,这是一种对她有益的积极的行为。

•抑制 (suppression)

“我现在不想去想,”《飘》里的斯嘉丽说,

“如果我现在去想这件事,那这件事就会令我烦忧”。这就是典型的抑制。与压抑不同,抑制是有意识地将思想或情感推出脑海。同样,抑制也既可能是适应性的,也可能是非适应性的。如果一个人将他的账单抛诸脑后太长时间,那么他就会债台高筑。然而,将烦恼抛诸脑后的能力却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

例子
虽然AA 先生很担心他母亲会患上老年痴呆症,但是在和朋友聚会时他能够完全不去想这件事。(具有适应性的抑制)
自我功能
• 现实检验力
•判断力
• 人际关系
• 刺激管理
• 焦虑或情感承受力
• 冲动控制
• 娱乐能力
• 自我意识或心理觉察
• 自尊管理
• 认知功能
• 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

适应性较低的
•分裂
• 否认
• 投射
• 解离
• 病态理想化和贬低化
• 行动宣泄
•投射性认同
• 退化


适应性较高的
• 情感隔离
• 认同
• 理智化
• 过度情绪化
• 合理化
• 外化
• 替代
• 性欲化
•躯体化
• 压抑
• 撤销
•转向自身
• 反向形成

适应性最高的
• 幽默
• 升华
• 利他主义
• 抑制

超我功能

超我功能涵盖了一个人的良知和对自己的理想化,它也是评估的重点之一。过于严苛的超我功能会使有些人感到不切实际的内疚感;而超我功能太差则会使有些人丧失完好的是非观念。严苛的超我功能会让人因为一点点小事就产生极度的负罪感,例如:

BB先生照顾着他年迈的母亲,他因为自己偶尔会产生希望母亲死去的想法,而觉得自己是个极其可怕的人。

BB 先生并没做错什么——他只是动了一下念头。即便如此,他却进行了自我惩罚。这种自我惩罚会导致人们出现焦虑和抑郁的症状。还可能会影响他们看待自我和与他人交往的方式。从另一方面来讲,有的人超我功能太差,当他们做了伤害到他人的事情时却浑然不觉:

CC 女士经常因为孩子们做错事而用扫帚打他们。当问起这件事时,她说:“觉得内疚?你在开玩笑么?这是他们自找的,要是他们仍不听话还得挨打。”

在这里,对于大多数人觉得不好的事情,CC女士丝毫没有悔改之意。

健康的超我功能使人具备是非观念,并体验到适度的内疚感,从而善待自已和他人。切记人们既可以对思想、情感和幻想产生内疚感,也可以对作为和不作为产生内疚感。评价病人的这种内疚管理能力对于了解他们的心理和情绪功能是非常重要的。以下问题可以用于评估内疚管理能力:

你这样做(想)之后有什么感觉?
你觉得自己什么地方做错了吗?
你觉得自己应该为此接受惩罚吗?
那样做(想)会让你对自己产生什么样的感觉?

评估自我功能的所有方法都可以用来评估超我功能——只要你听到关于内疚或缺少内疚之类的事情,就可以借此机会来了解这个人情绪活动的重要方面。注意,虽然超我功能在理想情况下与自我功能是分开的,但是内疚管理与自我功能是有交叉的,因此当我们讨论自我功能时,通常也把超我功能讨论进去了。

为什么在进行心理动力学治疗时评估一个人的自我功能会如此重要

自我强大的人可以很好地承受内外刺激,并且不会被它们打倒。因为可以轻松地趋避刺激,所以无须耗费他们过多的能量。他们可以把能量用于其他事情,例如思考、恋爱和娱乐。相反地,自我功能较弱的人就要将他们大部分的能量用于处理令他们困扰不已的内外刺激。这样的话还可以剩下多少能量去做其他事情呢?打个很好的比方,有一个小镇坐落在一条常年洪水泛滥的河边,而另一个小镇则坐落在邻近的山上。河边的小镇不得不动用所有的资源来对抗这条河—预测洪水、对付洪水、洪水过后还要进行自身清理,而山上的小镇则可以轻松愉快地开展文化活动。

如果你想帮助河边的小镇,那么你就要帮他们应对洪水。努力帮助他们找到其他事情无法开展的一些原因:

•他们的问题都与洪水有关—所以那就是你的援助应该针对的地方。
• 他们一心对付洪水的问题,以至无法处理其他的事情。

另一方面,帮助山上的小镇就要从其他方面人手,因为他们并不为生存发愁。借助上述的比喻,整日与冲动控制和焦虑承受等问题为伍的人需要的治疗是直接且大力地帮他们重塑有问题的自我功能,而基本的自我功能不存在缺失的人则需要专注于与无意识思想、情感和幻想有关的问题上。

对自我功能的评估还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病人是否能够承受揭露技术。

揭露无意识的内容可能会带来困难和痛苦,因此最好用于自我功能达到一定水平的病人身上。例如,就像我们在第一章中讨论过的,揭露式心理动力学治疗经常会讨论治疗关系(移情),并以此来了解病人的防御机制、人际关系和自我知觉等方面的情况(见第十二章和第二十一章)。为了更有效地使用这种技术,病人必须理解讨论他们对治疗师的感觉并不会促使他们在治疗情境外与治疗师发生关系。这需要抽象思维、控制冲动、检验现实、建立是非观念和承受强烈情感的能力。其他一些自我功能,例如娱乐(为了对梦境和幻想进行联想)和延迟满足(为了坚持完成长时间的治疗),对于揭露过程也有帮助。

基于上述原因,自我功能有问题的人一般需要得到对他们自我功能的支持,而自我功能较好的人可以承受对无意识思想和幻想的揭露并从中获益。

推荐活动

这里有一些练习,可以帮助你认识自我功能和防御机制。

活动1:自我功能

这些病人的哪种自我功能有缺陷?

1.A 女士只有在接到男朋友的电话或短信的日子里才会有好心情。
2.B先生和妻子吵架之后疯狂喝酒。
3.C 女士总是不自觉地跟着在酒吧随便认识的男人回家。
4. D女士说他有很多朋友,但是如果她遇到紧急情况,一个能打电话求救的都没有。
5. E先生认为他的治疗师想摆脱他这个病人,因为治疗师连缺席的面谈也要收费。
6.一天的辛苦工作后,F女士回到家对地的孩子们发脾气。

点评

1.A 女士管理自尊的能力相当薄弱。
2.B先生情感承受力差—他只能靠酒精麻痹自已。
3.C女士冲动控制能力差,而且缺乏判断力。
4.D女士人际关系差—她的所有朋友关系都是徒有其表的。
5.B先生現实检验力差。
6.F 女士焦虑承受力差。

活动2:防御机制

下面这些人使用了哪种防御机制?它们是基于压抑的还是基于分裂的?

1.A 女士有一个三个月大的宝宝,宝宝整日整夜地哭。她的丈夫晚上从来不起来帮她哄小孩。她有着严重的黑眼圈而且精疲力竭。她不再把宝宝交给别人照管,包括她的妈妈,她害怕宝宝会发生什么事情。
2.B 先生是一名身体健康的25岁法律系学生,他正在准备律师资格考试时,变得非常害怕自己会突发心脏病。他开始觉得胸腔有古怪的感觉而且担心自己上楼梯时会跌下去。
3. 口语考试失败后,C先生告诉他的室友这再好不过了,因为这可以督促他抓紧温习中国古代史。
4. 自从D女士的室友开始和她们一个共同的朋友约会,D女士就深信她的室友嫉恨她并且试图抢走她所有的朋友。
5. E先生直到收到了国税局发来的警告通知,才想起自己完全忘记了缴税。
6. 当F女士面谈迟到时,反而指责她的治疗师没有在治疗结束时留给她额外的时间。这让治疗师觉得有些内疚。
7.G先生被炒鱿鱼后找治疗师咨询,第一次面谈时,他语调平淡地解释着发生的事情。当治疗师问他这是否令他困扰时,他说:“我为什么要那样?这只是工作的一小部分。

点评

1.反向形成——A女士的过度保护可能是为了掩盖和压抑她对哭闹的孩子的愤怒。这是基于压抑的防御机制,因为愤怒依然存在于A女士心中,只是被有意识地感知成相反的情感。
2. 躯体化—B先生体验到的焦虑似乎来源于他身体的症状似的。这是基于压抑的防御机制,因为焦虑仍然存在于B先生心中,只是被知觉成身体症状。
3. 合理化—C先生通过自己的失败找好理由来处理自己的失望。这是基于压抑的防御机制,因为C先生对失败的失望仍然存在,只是他体验不到而已。
4. 投射—D女士在处理他对室友的愤怒时,将其想象成是室友的过错。这是基于分裂的防御机制,因为她在处理这种情感时并没有将其归结到自己身上。
5. 压抑——E先生通过完全抛诸脑后的方法来处理对支付税款的焦虑。这是基于压抑的防御机制,因为焦虑依然存在只是他没意识到。
6. 投射性认同—F女士将她的情感投射到治疗师身上,并且她对治疗师所做的事情让治疗师产生了和她一样的感觉。这是基于分裂的防御机制,因为F女士把她的情感推到自身之外了。
7. 情感隔离和合理化—G先生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压抑了情感。这是基于压抑的防御机制,因为情感仍然留在G先生心中,只是不在他意识之内而已。他也是用了合理化的防御机制,因为他给自己被解雇赋予了一个正当的理由—这也是基于压抑的防御机制。

活动3:优势与劣势

思考以下病人自我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1. 前来寻求治疗的H先生45岁,婚外情令他很头疼。他做了很多年承包商,最近下岗了。他每天晚上都在当地的酒吧和合伙人碰面,向他们倾诉自己和妻子日常的争吵。他白天无精打采,而且不能自已地上色情网站。他说最近唯一让他觉得自己还像个男人的事情就是泡到了酒吧的女服务生——她年轻漂亮,但是他肯定她不久就会甩了他的。
2.I女士65岁了,她40岁的丈夫刚刚离开了人世。她感到孤独寂寞——许多朋友都从邻近的社区搬走了,而她的孩子们也都在异国他乡。她每天的日程排满了游泳、读书、整理花园、打扫房间等事情,但是她还是觉得很空虚。她说自己过去总是很害羞,是她的丈夫给她带进了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中。她想知道自己下一阶段的人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并希望寻求你的帮助。

点评:

1在H先生的生活中,自尊管理、冲动控制和情感管理都有些困难。他和朋友长久的关系帮助了他。他有一定的自我反思能力,证据就是他决定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
2.I女士利用她的“疲惫”和兴趣来度过哀悼期。她由于天生的害羞很难与他人相处,感到非常孤独。但是她拥有自我反思能力,而且愿意配合你来学习新的生活方式。

摘自Psychodynamic Psychotherapy:A clinical manual《心理动力学疗法》(Deborah L. Cabaniss, Sabrina Cherry Carolyn J. Douglas, Anna R. Schwartz 著 徐玥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