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两难”实现“双赢”
——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绿水青山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生态兴则经济兴,生态兴则文明兴。然而,个别群众环保理念滞后、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盛行、为经济让路等错误理念依然在一定范围长期存在。“究竟是要经济发展还是要生态文明?”毋庸置疑,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一“两难”矛盾,坚持生态文明与经济进步“双赢发展”,已经成为人民的共识和国家战略。
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发展”,就要严格落实环境保护制度,坚持严格执法。环境保护制度、法律法规,是对人与环境发生冲突时应该坚守的底线。尽管我国是走在建设法治国家的道路上,但就环境保护而言,并不是无法可依,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当多的企业和个人钻法治的空子,以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的 GDP,默许了一些行为,导致破坏环境行为进一步扩大。坚持依法治理生态环境,对出现企业或个人违反相关环境保护法的行为,就要按规定严格惩治。否则,而一旦出现差别对待或未按照相关处罚处理,则会产生破窗效应,对环境损害造成更大的影响。
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发展”,就要坚持科技创新,采用新技术实现新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分时段出现了各种环境问题,而我国也走上这条老路,并且比发达国家来的更快,对水、大气、土壤等污染相对较为严重。对生态环境的全面改进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工程,依靠科技创新对其的推动作用更为有效。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涉及材料、生物、电子等众多高科技行业,需要专业机构、学校与社会等多部门形成产学研合力,集中力量解决环境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技术,不断开发出新专利,并应用于生产活动中,带动了相关领域的科技发展,促进了经济繁荣。为我国经济提供了持续的发展动力。
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发展”,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彰显大国担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观念下,水质破坏、雾霾严重、土壤污染……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形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和智慧是大国的担当,是中国的责任。我们一直本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用行动践行建设生态文明的大国使命。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科学的发展是改善和美化环境的条件,破坏环境也就是遏制发展。科学的发展可为环境的改善和美化创造条件,进而更加适合人类的需要。眼前的关键是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与各地的资源和环境特色相结合,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共赢发展”,走与之相适应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