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经济》读书笔记02

12.【服务】服务是根据已知客户的需求进行定制的无形的活动。服务人员以商品为依托,为特定的客户服务(如理发),或者为客户指定的财产和物品服务(如修剪草坪或者维修计算机),消费者通常认为这样的服务比商品本身更有价值。

13.【服务经济促使了商品化的出现】在服务经济中,社会成员需要服务。不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为了购买他更看重的服务(在外用餐、叫外卖),就会努力缩减用于购买商品的开支(在沃尔玛购物、向供应商压价)。

这正是让许多制造商觉得他们变得过于商品化的原因。在服务经济的条件下,消费者通常发现不了商品之间的差别,所以商品不可避免地和产品一样面临着低价格的竞争,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考虑得越来越多的因素变成价格和便利。

14.【将服务和商品进行捆绑销售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跳出商品化陷阱】例如汽车制造商扩大服务范围以及保修期,并提供汽车租赁服务;许多生产商会为小商店管理存货;IBM作为硬件公司提供大量其他信息服务等等。

商品经济时期,制造商们往往都忽略了服务的价值,而只是想要卖出更多的商品。后来他们渐渐意识到消费者更加看重的是服务,于是他们就开始对所提供的服务进行单独收费。

最终制造商改变了传统的商品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服务提供商。(20世纪60年代IBM即喊出‘IBM就意味着服务’的口号)

15.【互联网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的商品化的最大推动力量】电商的出现淘汰了传统交易中许多人为的因素,它的运行模式能够使消费者通过无数的信息源进行实时的价格比较,而且“更加快速的完成交易”也使消费者能够从节约的时间和花费中获得益处。

16.【服务 → 体验】服务经济的发展最终遭遇了两个巨大的冲击。

(1)“消除中介化”,诸如戴尔一类的企业,他们不断绕过零售商、分销商和代理商,直接与最终用户建立联系并达成交易,导致大量的中介机构失去机会。

(2)“自动化”,技术的进步使得许多服务变得“自动化”了,这种冲击力量作用的方式和强度同20世纪技术进步对于产品部门中就业的冲击毫无二致。即使是专业的服务提供者也逐渐地发现,他们所能提供的服务已经被“商品化”了——被嵌于软件之中,例如税费核算申报程序。

所有这些都导致同一个不可避免的结局:服务经济已经接近极致,单纯的商品和服务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了。

17.【体验】企业有意识的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并且留下难以忘怀、值得回忆、并乐于谈论的经历。

农产品是可加工的,商品是有实体的,服务是无形的,而体验是难忘的。

18.体验是使每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

19.当体验展示者的工作结束了,当体验结束了,体验的价值却可以一直弥留延续,让消费者不断回忆。

20.【服务与商品不是相互提升价值的关系】服务与商品是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同等重要的两个方面,两者不是互补关系,而是平行关系。

商品的价值由商品自己来决定,服务的价值也由服务自己来决定,决不能把服务当做弥补商品不足的手段,服务必须能够带来增值。

如果没有增值,服务就没有意义。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开始是怎么想到要用GitHub的呢,其实我是要做交互和动画的演示来的,但是演示的页面呢只能在公司的网络环境下使用...
    刘板栗阅读 3,853评论 0 1
  • 做一个文艺女流氓,写段子到地老天荒。喝一口北京的秋风,做一万遍故乡的梦。
    雪爷的诗阅读 1,612评论 0 0
  • 100种日常生活小常识 1、金银花有疏散风热功效,金银花水煎取汁凉后与蜂蜜冲调可解暑; 2、吃过于肥腻的食物后喝茶...
    拙言_不语阅读 1,911评论 0 1
  • 每当我们跟过去的一段经历告别时, 内心会隐隐地不舍, 因为每一个起点, 都是带着内心最美好的憧憬开始的。 但我们知...
    Namaste_洛桑real阅读 1,54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