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的正确打开方式

上周日,我们全家游完泳回家,到楼道口我才发现我们带到泳池的大浮板没有带回来,老公也惊呼“哎呀,忘在更衣室了!”孩子一听顿时亮起了哭腔,因为这个新浮板他太喜欢了,不仅很酷还能让他成为游泳池里最抓眼球的孩子。而我和老公也顿时升起了一些负面情绪,毕竟新买的浮板只用了一次就丢了着实让人懊恼。

但是,事已至此,懊恼也于事无补,打电话过去问一下还在不在,如果没有了就再给孩子买一个,还好不是限量版怎么都买得到。这样想着,我似乎好一些了。然而,老公在旁边开始发牢骚:“我带着他(孩子)就是这样的,他着急出来,我也就急里忙慌跟出来……”还没等他说完,我立马阻止:“行了行了,我知道了。”这句话似乎火上浇油了,老公气呼呼地说:“你总是这样不让人家说话!”于是我悻悻然跟着进了家门。

过了一会儿,我感觉老公似乎没有那么生气了,我尝试着和他沟通:“老公,我知道你想说什么,我也能够理解,所以我也没有责怪你的意思啊,为什么你要生气?”老公说:“因为你不让我说出来啊!说不出来很难受!”哦,原来如此~我才意识到我犯了无效倾听的错。

于是翻开手边这本《妈妈会沟通,孩子更优秀》,虽然这本书讲的是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但就倾听来说,是不分年龄的。每个人都有被倾听的需要,这是一种本能。

对于成人,不合适的倾听方式不利于关系的发展,甚至会让矛盾升级;对于孩子,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同理到孩子,用正确的倾听方式倾听他们,我们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会和我们渐行渐远,同时,我们也很难培养出独立、自立的孩子。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倾听呢?

倾听的正确打开方式有以下四步:重述语义、澄清内容、澄清感受、鼓励发言。

重述语义,是指听完对方的话之后,把你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话重说一遍,但不加任何自己的评论;

澄清内容,如果你对于对方说的话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澄清;

澄清感受,我们通过孩子的话语,或者非语言信息感受到孩子的感受,并把它说出来,向对方澄清;

鼓励发言:用一些问句让对方在多说一些,比如:那你有什么想法呢?你可以多说一些吗?你希望我能帮助你做什么吗?

以上四个步骤不是每一步都需要逐一进行,毕竟有时对方表述得很清楚没有需要我们澄清的内容,有时对方会主动把感受说出来,似乎也不用去澄清。但是不管怎样,我们只需要关注对方表示的事情本身和他的感受本身即可,因此,四个步骤的顺序也可以根据情况灵活应用。

举个我家小朋友的例子:

上学期,小朋友有一天晚上跟我说,他周四不想上幼儿园,

我很好奇:“哦,你星期四不想上幼儿园,可以告诉妈妈为什么吗?”(重述语义,鼓励发言)

“因为星期四轮到我值日”

我很纳闷,这个孩子挺喜欢做家务的阿,怎么这么不想值日呢,于是我向他澄清:“你是因为星期四该你值日,所以你不想去幼儿园是吗?”(澄清内容)

“值日要洗碗,洗完碗就该睡觉了”

“洗完碗就到了睡觉的时间了,你就没时间玩了,好难过”(澄清内容,澄清感受)

“是啊,都没有时间玩了”他伤心地抽噎着,每两分钟就睡着了。

这个时候我感受到的是,他一想到周四要值日,中午没有玩玩具的时间很难过,他需要被我看见,似乎能被我看见了、理解了,他就有力量去面对这个不爽的事情了。

果不其然,到星期四早上,他并没有跟我闹过不想上幼儿园,而是高高兴兴上学去了。

看,这就是倾听的力量。

当然,倾听作为一项技能,需要我们有意识地不断练习,即使你已经在实践倾听,偶尔和我一样犯了无效倾听的错误,也纯属正常,只要我们保持觉察、持续刻意练习,正确的倾听方式才能真正成为你无意识行为的一部分。与君共勉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听与倾听当成是一回事,其实两者大有不同。如果说听(hearing)是一个自动化的生理过程,那么倾...
    利兹阅读 1,382评论 0 3
  • 2011年10月20日为什么糊涂 回家的路上,晓晓打了个喷嚏,妈妈有点紧张:“怎么了?”却说成了:“怎么办?”说完...
    羊羊羊羊汪阅读 9,434评论 2 14
  • 2019年8月6日,历经一年两个月,@天南微课第二次在500人的学习群进行分享。 感谢《文案爆炸》作者赵慧助力这次...
    明珠小雪阅读 750评论 0 4
  • 我们都有一段最值得回忆的时光,那就是童年。 说起童年网上现在最流行的一句话“没挨过打的童年是不...
    执念_7fbd阅读 204评论 0 1
  • DAY5 日语单词两课+真题阅读一篇 高数六个视频 第一章结束 财务管理第一节一半 政治三个视频(终于补完了) 哈...
    苏苏苏sus阅读 1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