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复盘和规划

把自己的蜕变当成历史一样记录下来!

一、收获

1、写作方面

最近,我写作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曾经听过的某一个知识点,会在自己输出过程中,不经意的时候,像一个认识很久的网络友人一般,出现在自己真实的世界。

唯一的难点是,你想要回忆起来的时候,却不知道它的出处,因为这个感觉让我意识到,未来我进行知识输入的时候必须要进行记录。如同银行存钱取钱一般,都要有一个账本。

2、阅读方面

我感觉主谓语这样的阅读能快速提取文字信息,提取信息还需要解码的过程,就像很多家庭中都有一个净水器一般,把自己需要的知识提取出来。

在这方面,我需要攻读一下刘主编的《高效阅读》和丹尼尔·T。威廉厄姆的《心智阅读》。想要深层次的去探索阅读的秘密。

现在的我更像是米开朗琪罗在给西斯廷教堂绘画壁画时,首先花费数月制作脚手架工具一般,没有一个好的工具或者输入模型,终将无法提升效率。

3、思考方面

“思索”这个词出现在我的视野。古人非常智慧,通过文字在传授他们认知经验。如何才能高效的掌握知识,就是要时长做到“思索”。

我个人的理解是,思考问题,搜索答案。就像格雷厄姆提出的认知观点一般,人的大脑并不擅长思考,更善于检索和记忆。我们日常所做的一切动作都是我们下意识的记忆在驱动着。

举一个关于简书APP的例子,最近我整理软件应用,把相同功能的应用放到一起,我简书APP由原来的第5页变成第2页,随后的一周时间内,虽然我知道放到第二页,但是我还是首先调用记忆,去第五页查找。

因此我决定在未来我要进行高强度的输入,高频词的检索来提高自己的思索能力。

4、软件方面

最近特别喜欢typeora,这种沉浸式结构化的markdown创作软件极大的满足了我对写作的需求。

此外发现了一款拯救错别字的神器—米塔写作猫,相当于我的电子小编,每次写完后我都会用它来检索我文章是否有错别字,节省我的精力和时间,太爱了。

二、问题

1、结构化思维弱

我在写作时,总感觉自己的论述能力太过于薄弱,归根到底就是自己结构能力较弱,导致自己书写的文章缺乏说服力。

2、语文基础功底薄弱

语文功底主要在于错别字和语病方面,这是一个慢功夫,需要我不断刻意练习才能解决。

3、写作输出能力薄弱

目前保证日更1000字对于我来说还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属于踮起脚尖就能触碰的程度,属于舒适区的临界点,因此我必须要坚持日更1000字这个目标不动摇。

三、五月期待

1、阅读清单

目前我的五月阅读清单已经收录了5本书,字数都不是特别大,每天保证4个小时的阅读应该就可以完成目标。

2、课程素材整理

之前我都没有对自己学过的课程进行科学的整理,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因此本月我要完成3-5主题课程内容的整理,让这些课程变成素材,存放到我的第二大脑—印象笔记,便于我未来日更的时候能够快速检索调用。

四、写在最后的话

非常感谢简书,更加感谢简书有日更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因为有这样的活动让我每日都能整理自己所学和所想,有输出的输入才是我的知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