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D4 重新看待不良行为

《正面管教》常读常新

什么是不良行为?

四个错误观念和错误行为目的:

1、寻求过度关注——错误观念:只有在得到你的关注时,我才有归属感。

2、寻求权力——错误观念:只有当我说了算或至少不能由你对我发号施令时,我才有归属感。

以上两种有助于孩子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

3、报复——错误观念:我得不到归属,但我至少能让你同样受到伤害。

报复会使孩子在没有能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经历中受到的伤害得到补偿。

4、自暴自弃——错误观念:不可能有所归属。我放弃。

谢谢是他们的惟一选择,因为他们真的相信自己不够格。


错误目的表

这一章也提到了“权力之争”的概念,我们可以用纠正错误的3个R,承认——和好——解决。因为当我们面对挑战,人的天性就会反击,当对面是孩子时也是一样。此时,我们需要冷静。

书中提到在可以直接揭示孩子的错误目的:是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利?报复?自暴自弃?同时,要关注失望行为的不同表现。

当我们面对十几岁的孩子时,首先要认识到这个年龄的孩子面对同龄孩子的压力会更敏感,他们更倾向于接受同龄人的认可(这是他们较常出现的错误目的之一)。这是因为他们开始探索脱离了父母的自己,于是他们往往表现叛逆。十几岁的孩子因为大脑额叶前皮层发育的关系,通常此时常把周围人的身体语言误解为挑衅性的行为。在这个阶段,过度控制的管教方式是种灾难,此时需要相互尊重、平等,要充分利用家庭会议(班级里的班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正面管教》 荐 语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重点不在于熊孩子的各种“作”(各种破坏公物,...
    Linda没伞的女孩阅读 5,404评论 0 9
  • 本 期 解 读 本 期 解 读 《正面管教》 荐 语 不知何时,声讨“熊孩子”就成了社会的热议话题,重点不在于熊孩...
    饮水思源806阅读 8,621评论 3 13
  • 9月20日原本是一个普通而平常的日子,然而外中却给她新的定义,让这个日子变得不平常,因为“920”的谐音...
    潘金城阅读 5,415评论 0 1
  • Step 1摘抄: 的确有一个经典的爱情三阶段论:第一阶段,1+1=1,我们是一个人;第二阶段,1+1=0,我的所...
    蔷薇岛屿59阅读 1,397评论 0 0
  • 喝水不忘挖井人,人贵在知恩感恩。广交好友,贵在乐于助人。交人交心。别在你需要人的时候伸手张口,不需要的时候抛在九霄...
    姜牧之5373阅读 1,56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