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必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
--钱钟书《围城》
01.
毕业前夕,毕业旅行似乎成为一项结业作业,有种告别青春的仪式。
班里仅有的六名女生,相约去古城西安来一次毕业游,真是叽叽喳喳的各抒己见,出发前还因为太有自己想法吵了两三次。
君君发表意见的口头禅是:“看你们安排,我现在很忙”、“都行”、“我没意见”。千万别说呛她的话,会变得超级玻璃心,怼死你没商量。
小伙伴们兴高采烈的出发,前三天的行程,虽然期间有下雨,小伙伴们依然很尽兴,但君君不停的喊“我好累啊”。
第四天安排是自由活动,各自选择想去的地方逛一逛。
一大早,每个人都兴高采烈的、三三两两结伴享受最后一天。
大家打算叫醒睡懒觉的君君一起行动,她却摆摆手,说:“你们去玩儿吧,我要睡觉,这几天太累了。”
可是到了中午,君君突然在群里炸了:“你们为什么不叫我!都去哪儿了,过分!”回程路上,更是全程板脸一句话也不讲。
至此,毕业游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旅行的舟车劳顿会让细小情绪无限放大,同伴的互相包容变得更加重要。找个懂得包容和尊重的小伙伴一起走的更远一点,会是有趣的经历。
02.
本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原则,结婚前夕和男友相约泰国游,坚决将理论付诸于实践。
前期准备时,没有发生事前脑补可能出现的矛盾;准备行程时,“懒惰”的我们只是预定机酒后粗略翻几篇攻略,整理了一份行程小表格。
手牵手漫步在清迈的小路上,对视一眼后享受泰式马杀鸡、站在路边来一盘烤香蕉、坐在酒店对面那个简易咖啡厅看着人来人往;
携手仰面躺在普吉岛的沙滩上,听着海浪声,享受那份夏日宁静。
遇到预约不到的项目,两人抱怨一句:“好可惜啊,下次吧。”然后携手走出旅行社,去做个马杀鸡慰问下“受伤”的心灵。
看描述就知道,我们都是享受“安静”的那种人,哈哈,传说中的伪文艺。那种懒洋洋的感觉恍惚觉得我们已经一起生活了很多很多年。
见到同在泰国游玩的朋友大威和她男友那满满的行程、尤其是夜夜纸醉金迷的计划列表,两人一脸的活力满满,又听着两人吐槽我们伪文艺玩法。
让我更加确定,这次旅行之于我们,看到的是彼此的性格契合,认定彼此是那携手相伴一生的人。嗯,缘分这种东西?真是奇妙~
“旅行见人品”未免太武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都有自己处事原因和原则,你不接纳不代表旁人不迎合。
就像钱钟书先生说的那样,本相必现的时候依旧不讨厌彼此的人,可以交作朋友,仅此而已。
世界那么大,总要去看看。
和对的人一起旅行,计划之外的小惊吓都会变成满满的小惊喜。
约几个“有趣的”伙伴或者携着最爱的人带着最爱的爸妈,走一走看一看。
你找到那个人了么?哈哈,我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