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在做作业,六年级了语文的这个单元是“回忆小学生活”。冷不丁,她抬头问我:“妈妈,你是不是也会觉得和我这样不爱穿裙子、不爱叽叽喳喳聊天的不像女孩子啊?”我一边敲击着键盘,一边自然且笃定地说:“不是啊!有些女孩子就是不喜欢裙子啊!有些女孩子就是不爱说话啊!”
我说完后,停下双手,看了她一眼。她笑着说:“你真好!”我知道,女儿青春期了,身体发育让她变得胖嘟嘟的,从审美角度来说,这样的身形不太适合穿裙子。女儿与生俱来恬静,偶尔熟络了她也是有假小子的性格,但更多的时候,她不喜欢吵闹,一本书是她的常态。
她听了我的回答很开心。我也很开心。但是,我开始思考起女儿的问题:
她的问题中在寻求答案“我是不是一个正常的女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她的喜欢与不喜欢,只要没有价值观出现偏差,人生观正常,都应该被接受。谁说女孩子一定要穿裙子呢?她不爱穿裙子的原因是什么呢?透过表像去分析孩子成长中与众不同的原因,慢慢引导,而不是否定。我告诉女儿她是“正常”的,这是让她懂得她不特殊。让她自己接纳自己,不在同龄人中自卑。
她的问题中在寻找安全“我的表现是不是被大家接受”。当我肯定女儿是正常的,我发现她说话的声音都是轻快的,开始有一些跳跃。可想她在问的时候,心里是多么不安全。孩子成长中的安全感很多时候来自大人的肯定,尤其是父母,对一个成长的个体的肯定,让他自信、阳光,是非常重要的。大人脱口而出的判断,将是指引孩子成长中的方向标。我的回答不是不经意的,我是认真听着,故意创造了一个不经意的情景,让她知道我对她的表现视为正常,不是刻意迎合她而说的。
她的问题中在感受爱意“我的妈妈是不是喜欢我”。当她开始变胖的时候,她问过我“妈妈,你在我这么大的时候,是不是也非常想吃东西,有点控制不住。”不用细想,我那个时候也是这样的。只是条件不一样,她就“更胜我一筹了”。在胖起来的日子里,我也说过她穿衣服不好看了。这可能也是她不太愿意穿裙子的原因之一。但是,我要让她感受到,无论她是什么样,妈妈都是喜欢她的。
思考着女儿的问题给我的潜意识的信号,我将自己的身份开始叠加——教师。作为小学生的老师,其实是相当有威信的。那么,我有没有如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对待学生的提问呢?当一个孩子鼓足勇气走到老师面前提问(或提建议),作为老师有没有思考过这个孩子自己发射出来的信号呢?
今天一早,隔壁班的一个小男孩很高兴地走进办公室很自信、响亮地对他的班主任说:“老师,我带来了两袋李子,你第一节课帮我分给大家吃!”我当时应该是暗笑了,一年级的孩子真有趣,让老师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分李子。我边工作边等着听这个班主任会怎样对他说。同事没有让这个孩子高兴来高兴归,而是高了分贝说了孩子。这其中怎么说的,我忘记了。只知道李子一直到放学,孩子拎着回去了。当然,这期间已经偷偷分完了一小袋。
现在来说这件事,我在思考:如果我是这个孩子的班主任,我会如何回答。这个孩子的“分享李子”有怎样的教育意义呢?“一节课分李子”我可以做哪些文章,让它不仅仅是“分享水果”这般简单呢?语文课与这个孩子提议要“分享他带来的水果”,哪个更有价值?
同样,今天语文课中,有一个孩子在我教写生字的时候,突然对我说:“裘老师,待会儿下课我有问题想问你。”我说好的。但是当在后来听到这个孩子在对他的同学说“求老师一定认识他!”我知道这个孩子不是提问学习有关的问题。沉不住气的我严肃地说:“不要问与上课无关的问题。”我这一说,说走了什么呢?
“孩子问题背后隐藏着哪些教育”,这是我脑海中闪现的问题,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值得研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