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问题,一千个人回答,可能有100个答案。
是的,是100个,而不是1000个,因为那900个人没有思考。他们在回答之前,总是先看别人的答案,然后就自然而然没有答案了。
理由1:朋友圈里的不速之客。
以前,我的朋友圈就是我的生活彩页:去哪儿吃了顿好吃的,玩儿了什么新鲜的,运动打个卡什么的,看了新近电影的小感悟,生活中美好的小确幸等等。这些我统统都用文字配图片的形式一一记录在朋友圈里。
后来,朋友圈里来了许多不是朋友的人。有学生家长,有单位同事,甚至有卖你家具的,帮你装修的统统都被加在了微信里,他们观看你的生活,并在朋友圈展现他们的世界。
现在,去哪儿都动不动有人跟你说:“姐,要不咱加个微信呗。”
那一脸亲近的笑容,有时候你真没法拒绝,亏在自己没有开通两个微信号,所以这些人就只能勉强的挤进了你的朋友圈。
当然,有人会说:“屏蔽不就好了吗?”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都知道你发表朋友圈的时候,你把同事屏蔽了,岂不是不想处好关系了不成?诚然,大家也可以选择分组,但随着朋友圈里的人越来越混杂,分组也成了很麻烦的事情。很多话想说的时候,真是要颠倒好几次,想来想去就留在了肚子里。
理由2:书评流于浅显。
翻看原来的朋友圈,我常常喜欢这样发一段书评:今天读了**书,真是精彩。“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句话真是切中要害。(举例,通常会引用书中最喜欢的一段话。)
原本觉得这样的自己,能够在闲暇之余读读书就已很好,借着发个朋友圈的机会,也能和大家交流交流。确实如此,会有些朋友和我讨论自己的阅读感受。但这样做还有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在朋友圈写书评,不会追求太深层的理解,更多的就只是简单的评论。读了一本书,只记得用“好”和“不好”来评论,却说不出好在哪里,这样读书,等于没读。
直到后来知晓简书,发现这里更有利于深度思考。于是,自己就把很多读书的想法搬到了简书这个平台。那些读过的书,浸润着灵魂,同时也吸引着同样爱读书的人。不同的书有不同的阅读方法,我也是在今年开始在阅读方法上进行改进的,通过检视阅读,能快速的抓住实用性书籍的核心思想,真是事半功倍。有兴趣的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
理由3:琐碎的感想,也能化为篇章。
细腻的人,往往容易感怀,碰到什么事情,总是会有很多的想法。曾经,那些一闪而动的念头,也会细心编撰文字,发表在朋友圈里。但,那些想法,又很快的被自己隐藏保存为私密仅自己可见。不是见不得人,而是那些想法,有人看了会担心,有人看了会嘲讽。
更多的是思绪纷飞之时,仅用少有的文字去描述,那时觉得深刻的事情,事过境迁之后,往往再翻看时,已经忘记了前因后果。如果当时能够沉淀下来,把所思所想汇集成篇章,那今天的自己,在表达上岂不是会积累更多?
理由4:低调,没有什么不好。
你越缺少什么,才越关注什么,进而炫耀什么。
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在节日秀男朋友或老公给自己买的鲜花和礼品;有越来越多的人,无论去哪儿吃个饭,都要无休无止的拍照;有越来越多的人,在朋友圈里无数次谈论自己所学所得(我便如此),其实,还是因为自己缺乏。
结婚之后,我发现自己想表达的越来越少,大部分说出来的事情反而庸常,和以前的高雅文艺相比,俗了不少。然而我知道我真的快乐幸福,不再需要担心有人因为我的不可爱而不爱我;也不再害怕过节的时候,哥哥不送礼物;去哪儿吃饭,也不用刻意的拍照片,为了留下纪念,因为想来就可以来,吃了无数次的东西,无需每次都要告诉别人。
你越有安全感,便越能淡定的过好自己的生活,而不必非要告诉别人,你过得很好。
理由5:我有一个群。
有些特定的事情,需要告诉特定的人群,那些时候,我会选择建一个群。
这个群,有的是最关爱自己的家人,有的是三两知己,有的是同学,有的是同事。那些只涉及到一个群体的事情,我不再需要在朋友圈里昭告天下,只要发给特定的人,信息就传递到位啦!
尤其是家人群,除了过年发个红包,更多的时候,表达的是彼此的关心,有些长辈,往往只会看朋友圈而不擅长打字,在群里他们可以放心的用语音,再也不用担心跟不上速度了。这要比朋友圈的点赞好上好几倍呢!
还有同学群,你在那样的群里,可以放开了谈论大家上学时候的糗事,那种默契,也不是你发一个朋友圈就能体现的。
其他的群也如此,跟特定的人,谈论特定的话题,也省去了很多时间,不是吗?
理由6:等我去旅行,我要写篇游记。
朋友圈里,我最喜欢看的一类,就是朋友们的旅行照。出去玩儿,总是让人特别开心的事儿。
今天朋友A去了趟北京,在天安门广场拍了张照片,写点文字:天安门好雄伟壮观哦!接着,又发了几张吃的图片:北京老酸奶,北京糖堆儿,北京驴打滚……
这样的图片我爱看,以前,我也喜欢发。但其实这样着实可惜。好些旅行,不应该仅仅留下这些思绪片段,有好多在旅行中触发的想法,真的需要落实在笔上,把所有的想法统统写下来,再结合照片,一一道来才更有意义。
待到自己想要回忆之时,拿出来的就不仅仅是那几张照片了,还有很多用文字记下来的精彩故事,岂不妙哉!
综述:
总之,作为现代人分享生活的一种手段,朋友圈的作用甚大。然而,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不应该仅仅发一个朋友圈。我们明明可以做得更好,写得更深入,分享得更全面。
那些时候,你考虑过别的方法吗?
比如像我一样,在简书上写篇文章。
文|升腾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