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人与人相处,最怕自寻麻烦,自找没趣,看似用尽全力,实则伤人一千,损己八百。
无论与谁交往,缘起或缘灭,皆是自己的因果,管好自己,莫渡他人,是成年人的高级情商。
1.管好嘴
微博上,有人讲述堂弟的故事,堂弟32岁,长得不错,却还没对象。
姑姑多次催促,她就把公司前台介绍给弟弟,刚开始彼此感觉还不错,堂弟问女方父亲的工作,女方说前两年已经过世。
没想到弟弟脱口而出:“社保白交了”。
相亲功亏一篑,她也终于明白堂弟这么好条件,却不招人待见的原因。
李子涓在《做一个会说话的女子》里说:“玩不转,混不开,莫名其妙得罪人,是因为你说话太快,快到不经大脑,说话太直,直到势比刀枪。”
别人考上了研究生,有人说博士都难找工作,也有人说未来可期。
别人做些小生意,有人说买卖就是割韭菜,也有人说积少成多。
别人买了新衣,有人说颜色不搭配,也有人说心情好是一切。
不顾及他人感受,真诚的话语,也失去本意,语言的温度,可以伤人无形,也可以如沐春风。
在电视剧《天道》中,肖亚文对待好友芮小丹的爱情,就可以看出她的说话艺术。
小丹喜欢上丁元英,丁元英的工作能力无话可说,可是作为男人,他无法满足女性的情感需求,肖亚文先是引用了丁元英前妻的评价。
做完这些,她看小丹不为所动,就赞美小丹是芳艳绝色,既然执意要做,那就不遗余力,拿下这块硬骨头,还说如果成了,她就是娘家人,可以沾些仙气。
肖亚文明白,陷入爱情的女人,很难听得进去劝告,再者爱情本就两人的事情,她的所有猜测,都未必成真,自己并不能去干涉别人的情感理论。
萨迪在《蔷薇园》中写道:“话不像话最好不说,话不投机最好沉默。 ”
说出口的话,不仅是汉字的组合,是为人境界的流露,是内心情感的显现。
说得多,不如说得对,说得对,不如说得好。
真正的高情商,不是外向,处事圆滑,而是心存善念,喜结善缘。该说的话,思虑三分,不该说的话,适时咽下,不轻言,不中伤。
2.管好手
董宇辉在直播间,说了曾经的鲁莽。
弟弟本来在国企,工作轻松,事业稳定,当时还年轻的董宇辉,却对弟弟这样的生活不敢苟同。
他觉得这么年轻,就过起类似退休的生活不合适,劝说弟弟和他一起走向北上广,趁着年轻练就一身本事。
之后,在一线城市打拼2年的弟弟,混的还不如从前,连房租都交不起,每晚加班到深夜。
董宇辉说:“我都不敢和弟弟取得联系,因为一交谈,弟弟会说现在的困难都是我造成的。”
名臣曾国藩,也曾喜欢指点在家乡的弟弟们,在京城为官的他,会在信中传授社会经验,而且要求弟弟们抄下来,时刻温习。
时间长了,弟弟们无法忍受,联合写信指责他,只会高谈阔论,却不解决实际困难。
此时的曾国藩,才意识到问题,在这样下去怕要影响兄弟情,再也没有用有限体悟,去教导别人无限的人生。
他还在日记中写道:“恭读朱批,以戒余之师心自用”,以此告诫自己。
就如董宇辉所说:“不要轻易给别人建议,我们偏颇的、狭隘的,错误的人生经验,有时候不足以去指导别人。每个人要走的路,要通过自我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身份。”
不同的导航系统,路线会有差别,一个人回家的路途,不是所有人的归路。
人生道路千万条,没有最好,只有适合。干脆把自己看小,把事做大。
看清脚下的路,摸清每一步,就已倾其所有,早没余光指点。
3.管好腿
有一则新闻,让人唏嘘。
两个人是多年的闺蜜,一个已婚,一个未婚,在江苏某公园打架。起因是已婚的那位和老公吵架,想找人倾诉,但是又不想让家人知道,就找到闺蜜诉苦。
未婚的这位,没有劝和,反而劝分,说男人没有好东西。
听了这些话,正在气头的妻子,回家就要和老公离婚,老公三番五次恳求,妻子依然要离,就这样两人去了民政局。
离婚后,她又后悔了,觉得闺蜜是见不得她好,故意挑拨,于是两个人大打出手。
有些局面,插一脚,就多余,有些事情,横一刀,就坏事。
社会心理学提出“人际距离”,指的是双发根据彼此关系和情境,决定自我空间范围。
人际距离太近,一只脚跨入别人的领地,他人会感受到不适,两个人维持适当距离,反而亲密又惬意。
文坛风云人物胡适,就是知分寸的社交达人。
他的太太江冬秀酷爱打麻将,两个人当时住在研究所的宿舍中,妻子经常为了玩麻将,违反宿舍规定。
胡适多次劝阻,妻子也没改善,他就带着妻子搬出宿舍。
有人不解,问胡适:“院长是你的学生,打麻将也不是什么大事,有必要这么客气吗?”
胡适回答:“正因为他是我的学生,我才不能麻烦他”。
胡适的智慧,就在于他知道人情牌的珍贵,随意打出,既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会打破双方微妙的平衡。
作家周国平说:“分寸感是成熟的爱的标志,人际交往,要懂得遵守人与人之间必要的距离。”
和朋友相处,保持一杯水的距离,和亲戚接触,保持一碗汤的距离,和爱人共处,保持一张纸的距离。
成年人的分寸感,是点到为止的默契。
4.写在最后
有这样一则寓言:
蝙蝠和燕子争吵,燕子认为日出为晨,日落为夜,蝙蝠却持相反的观点。
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最后他们再也没说过话。蝙蝠和燕子都没错,这种争论毫无价值。曾经的过去、现在的阅历,以及未来的期待,让我们成为了不同的人。
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一句名言:“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干涉。”
允许别人做别人,允许自己做自己,是给他人留空间,也是给自己留余地。
人生最好的道场,就是自我修炼。
不直言,善良在于心,也在于形。
不指点,人生没有对错,重在适配。
不越界,保持关系间距,逼近会失去。
社交高阶手段,先关注自己,顶级的情商,先管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