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遇见他,是在一个文艺又小众的线上读书群里。那是一个分享经典文学作品的群,大家常常热烈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我加入这个群,只是想找点打发时间的乐趣,没想到,却开启了一段漫长又复杂的云端之恋。
他叫林逸,名字听起来就像他的气质,温润如玉,带着一种书卷气。我们在群里第一次互动,是因为对《简·爱》里的一段情节看法不同。我坚持简·爱的选择是对自我价值的捍卫,而他则觉得罗切斯特的无奈更值得同情。我们你来我往地争论了很久,最后谁也没说服谁,但彼此都对对方的见解印象深刻。
后来,他主动加了我的微信。我们开始聊天,从书里的爱情谈到生活里的琐事,从理想中的远方聊到眼前的苟且。我发现,他和我想象中的书生形象完全不一样。他是一名程序员,每天对着电脑写代码,却有着一颗细腻又浪漫的心。他喜欢在深夜给我发一段他刚写的小诗,或者分享一首他觉得能代表心情的歌。而我,是一名普通的行政文员,生活平淡无奇,但因为他的出现,仿佛被点亮了一角。
我们的关系在文字的交流中慢慢升温。他告诉我,他喜欢秋天的风,因为那让他想起落叶归根的浪漫;我喜欢春天的雨,因为那让我觉得一切都有了新的开始。我们会在微信上分享彼此的城市风景,虽然从未见过面,但那些照片仿佛成了我们共同世界的桥梁。
有一天,他突然发来一条消息:“我想见你。”那几个字让我心跳加速,却又有些慌乱。异地恋,这个词在我心里敲响了警钟。我们相隔千里,见面一次并不容易。但我还是答应了他,因为我渴望见到那个能让我心动的人。
我们约在了一个中转的城市见面。见面那天,我紧张得手心都是汗。他比我想象中还要好看,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脸上带着温和的微笑。我们没有拥抱,只是简单地握了握手,但那一刻,我感觉到了一种微妙的电流。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像普通情侣一样约会。一起吃当地特色美食,一起逛公园,一起在河边散步。他牵着我的手,轻声说:“我喜欢你,真的很喜欢。”我看着他的眼睛,那里面满是真诚。我也回应他:“我也是,林逸,我喜欢你。”
然而,美好总是短暂的。假期结束,我们又回到了各自的城市。距离又成了我们之间最大的问题。一开始,我们每天都会视频通话,分享彼此的日常。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开始侵蚀我们的感情。他的工作越来越忙,经常加班到深夜,而我这边也开始面临职场的挑战。
我们开始减少通话的频率,从每天一次到每周一次,再到后来的偶尔联系。每次视频,他总是疲惫的样子,而我也常常因为工作上的不如意而烦躁。我们开始有了争吵,争吵的内容也越来越琐碎。他抱怨我没有理解他的辛苦,我则觉得他不够关心我的感受。
有一次,我们在电话里大吵了一架。他说:“你总是不理解我,我感觉自己在这段关系里很累。”我反驳道:“累?你以为我不累吗?我也有很多压力,可你从没想过我的感受。”他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也许我们真的不合适,异地恋太难了。”我愣住了,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叹了口气:“我不想这样,但我真的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我们都累了,也许分开对彼此都是一种解脱。”
我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但他的语气很坚决。我们就这样在电话里沉默了很久,最后他说:“好好照顾自己,再见。”那一刻,我感觉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
我们分手了。没有争吵,没有撕心裂肺的告别,只是平静地接受了这个事实。我们删掉了彼此的微信,切断了所有的联系。那段曾经让我心动的云端之恋,就这样在指尖化为泡影。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我开始慢慢适应没有他的生活。虽然偶尔还是会想起他,想起那些曾经美好的时光,但我知道,有些东西一旦失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异地恋,就像一场美丽的梦,醒来后只剩下回忆。
我学会了一个人生活,一个人面对生活的起起落落。虽然心里还是会有一丝遗憾,但我知道,生活还得继续。也许有一天,我会遇到另一个能让我心动的人,但林逸,永远是我生命中那段最特别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