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读林清玄《在云上》

有人喜欢闹市,居高楼大厦,看车水马龙;有人喜欢山野,居低矮平房,听溪流淙淙。在云上?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当然,人是不能居住在云上的,但心向往之总是可以的。这是我在将林清玄的散文集《在云上》捧在手里时的心理活动。

书打开,先看内容简介,简介中这样一句话打动着我:绝境中还要飞行,逆风中还要穿云。林清玄为我们传递着智慧超载的人生理念,喜乐逍遥的生命境界。他告诉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只金翅鸟……

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心中常驻金翅鸟

那就先看《金翅鸟》这篇吧。

文章并不长,开篇用几节诗行开篇,写出了金翅鸟无所不在。在最高的云上,在最远的须弥山,在最黑的暗夜,在最平淡的生活……金翅鸟存在于佛经的神话故事中,是“天龙八部”之一,为守护佛法之神。它只吃龙,一日之间可以吃掉一条龙王和五百条小龙。它大的超乎想象,美得不可思议。

金翅鸟的象征意义,体现出作者独有的丰富想象力。——金翅鸟的象征意义,正是“珍藏着理想之梦境”吧!

我向住的人格特质是和金翅鸟一样,拥有着美、想象力与创造力……龙就是飞来飞去,游来游去的灵感,如果一天不吃一些灵感,就难以飞行了。

作者把从佛法中悟到的人生真谛告诉了我们。

唯有我们心里住着金翅鸟,能有无边的想象、不凡的心象,才能在狭隘、窒闷的人世里,保持着一种开阔吧!唯有我们不受空间的限制,又不受时间的限制,才能在这短暂、忧恼的人生里,保持着一种欢喜吧!

如果不能长住,偶尔化成一只金翅鸟,逆风穿云而去,在最高的云上,纵使飞不出如来的手掌心,也可以看见如来清晰的掌纹;即使不能立即抵达西方世界,也能看见,听到阿弥陀的光明及说法的幽微之声。

至此,我初步理解了“在云上”的含义。假若生活是苦,情爱是泪,但愿金翅鸟常驻人心。“不以心为形役”,心若自由,何人能伤?何事能伤?所以,人生不易,心胸豁达,海纳百川,于已于人,皆有益处。

二、诗意与简洁并存

再翻看其它的文章,我发现,除了统一在每篇前用诗开篇外,每篇文章都不长,且每个段落也不长,更多的是一段只一句一行。

这样的行文习惯,比起那些大段大段冗长的行文来,更容易让人静下心来细读,更容易读出作者的用意所在。

所以,读《遥远的自己》,很容易就读出了“真实的自己” 在遥远的地方,真实的我,永在改变中。

网络图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自己”在时空中不断地蜕变,读完一本书和未读一本书的自己是不同的;懂得爱和不懂得爱的自己是不同的;心眼已开和心眼未开的自己又是不同。

当我知道每一个我,每一个自己都是稍纵即逝,下一个自己是全新的。这想法,使我更深沉的感激,更非凡的勇气,去建造未来的自己。

三、一事一物皆存哲理

一篇篇文章,或在讲一个佛法故事,或在讲一段人生经历,或在描述一个场景……无论写什么,大多文章的末尾,作者都会写到自己的感悟,令读者读了,如醍醐灌顶,顿有被点化之感。

《枯叶蝶的最后归宿》中,作者写“如果内心的蝴蝶从未苏醒,枯叶蝶的一生,也只不过是一片无言的枯叶。”告诉我们,执著于梦想才能创造美好。

《永远的第一点》中,“只要柴米油盐的平庸生活,有更精微地契入,更细腻地深入,一直留在第一点上,那是永,也是远!”告诉多们,不忘初心才能得到圆满。

《如鸥掠过海洋》中,这样写道:“不懂得静心的人,有如整个人生活在红尘之海,既不见鱼,也不见鸥,被波涛淹没。”告诉我们,“懂得静心的人,是幸福的!”

《等不及天明》中,写道:“许多心灵的广大花园、许多人生的重大开展,都是在“等不及天明”的意念所创建的!”告诉我们,及时行动多么重要。

红尘繁乱,脚步匆匆,如果一花一草已不足以触动人们的内心,如何再能从中感受出人生美好?看来,我们是该把“金翅鸟”送归回来,给人生添一点儿想象和美好,寻找一种诗意地栖居,寻到自己应得的幸福与安宁。

还等什么?那就行动吧!忙碌之余,翻翻《在云上》,触动一下自己早已麻木的神经,走出去吧!做一只永远的金翅鸟,高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生路途苦短,每个人的日子都有限,而又为何,我们没有去痛快,潇洒,自由的过?每天忙碌着从早到晚,奔波在两点一线。多...
    Lzora阅读 86评论 0 0
  • 最近开发时被测试妹妹提了一个BUG,页面上底部的一个按钮展示不完全(有一部分被遮住,滑不出)。 去查代码,大致是这...
    爱吃豆腐面阅读 3,173评论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