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星期五 青岛
青岛学习考察第二天,除了请假的段誉,人到齐了。
一早,翁总侯师傅他们去海鲜市场了,我懒,脚也疼,待在房间里休息。隆少给了我两袋2000年的古树生普,泡来喝,清爽生津。几泡喝过,身体微汗,上下舒坦。
青岛出版社周老师来访,谈了书籍出版的事情,有了一些计划,设计了另一套丛书的架构。时间不长,效率挺高,余生把这两套书做完,也算对饮食文化做了一些实在的事情。
11点去了怡情荟,几个人喝茶聊天。
张恒出去打球了,回来的路上轮胎出了问题,大家决定不等他们了,落座开饭。
郭科准备了一桌新菜,招待各路大咖的同时,也想把自己一段时间的菜品心得让朋友们给些意见。
冷卤实心活海参。郭科的独创,味道好,口感佳,是近期见到的上佳海参菜式。
甜豆水晶老板鱼冻
脆黄瓜鱼泥鱼子酱
崂山凉粉
腊八蒜粒拌带黄扇贝
酥海带
夏芽葱拌手撕苦肠
墨鱼汁海胆豆腐
顶汤两头野生活鲍鱼
老汤熟猪手
墨鱼章丘大葱丸子
客家胡椒鸭
蒜蓉海肠
拆梭蟹肉钵钵菜
水煎本地黄海刀鱼
青岛大虾烧白菜
八带粉条烧六线黄鱼
陈醋橄榄爆螺片
海肠水饺
牛肉馅饼
用的多是青岛本地食材,做法上融合了粤菜料理的一些手法,有青岛传统,也有时尚特色。郭科对青岛菜的当代表达做了有益的探索,表现形式有了当代的影子。作为一个GDP超万亿的大型都市,风味菜肴的表达应该是多种形式并存,展示对食材的理解,对乡土的认知,对当代的追求。怡情荟的午饭,让我看到了郭科在这方面的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海逸帆船酒店566㎡的大套房里合影留念。这个房间既能看到八大关,又能看到奥帆中心,是青岛看海的绝佳地。如果在这里办个什么大爬梯,就是奢靡跟着腐朽的那种,一定很有意思。
回酒店休息,杨秀龙、侯师傅、郭志宇、郭科、郭正飞等过来聊天,说人说菜,不知不觉两个小时就过去了。七点下楼去铭家小院私房菜吃晚饭。
刘总开了瓶30年的金響,不喝酒的我见到这瓶酒,也倒了一杯。
还有这瓶,格兰哥尼30年。
餐前:崂山蟠桃、草莓西红柿、千层小麻花、青岛桃酥
风腌小菜:青岛大虾酱
青岛大红肠配虾酱
风干虾虎腿
崂山菇花生米,自制辣酱
果饮:鲜榨崂山樱桃汁
风味凉菜:
麻辣三拼
捞汁海肠
老虎菜拌海参鱼子酱
墨鱼香肠
蒜泥沙蛤
铭家酱猪蹄
炝佛手腰片
五彩炝乌鱼条
热菜
海捕大虾炖拉瓜(位)满膏的大虾
汤水鲜甜
油爆红岛海螺
海风晾晒鲈鱼干配开花馒头。馒头真香,靠近枣的地方那种甜香我最爱。
翁总说,这是他吃到过最好吃的鱼鲞。青岛人叫甜晒,就是自然晒干。煎蒸之后,醇香迷人。
盐焗泊里西施舌。吃这个可以YY一下了。
清汤扇贝丸
香煎土豆饼。加了虾虎腿一起煎熟,香鲜脆爽。妙品!
海蜇里子炖海水豆腐。朋友过来敬酒,拍的不够细致。
白烧海钓刀鱼腩。吃这道菜时,学到了一句青岛人对海鲜的评价:加吉头,鲅鱼尾,刀鱼肚子,唇唇嘴。我们吃的就是刀鱼肚子。
砂锅焗崂山拳头菜
面食:
西施舌拉瓜水饺。吃的不能再饱了,西施舌拉瓜水饺上来了。对于饺子我是没有抵抗力的,下定决心只吃一个尝味。吃了一个后,实在是太好吃了,等到转盘到了我面前时,又吃了两个。这盘饺子要是早点上来,我最少能吃五个。阿杜说,有汁,够味,鲜。好吃到忍不住。铭家出品,青岛必吃美食。
这个小菜很好吃,忘了名字了。
几年前曾在铭家吃过一次,这家餐厅是那种吃过就能记住的餐厅。食材应季,制作讲究,味道上佳,价格不贵。这次再来,餐厅换了地方,味道更是精进。铭家团队对青岛传统味道的挖掘、提纯、保留等方面做出很大努力,提升了青岛传统菜肴的味道张力,扩大了青岛菜肴的区域影响力。一餐饭吃下来,几乎每个菜都获得在座朋友的称赞。朋友说,感谢董老师组局,才吃到这么好吃的青岛菜。其实不是我组局好,而是铭家的出品实在是好。
到青岛,看海吃海鲜,怡情荟、铭家小院是学习品尝美食必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