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凌晨四点半用来做什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凌晨四点半你在干嘛?

今天早上的我凌晨四点半已经醒来,在看电子书,只不过是躺着看的,这样会伤眼睛的,大家别学我。

最近在看的书叫《凌晨四点半:哈佛最受欢迎的50种思维方法》。本来是在看《哈佛家训:世界上最成功的教子经典》的,就突然想到看看有没有相关的哈佛方面的书,就顺带拿来看一下。

在书的简介那里会有相关的公众号文章,就看到了不同的看法。说为什么一个根本是错误的事件,写出来的书本会大受欢迎。

为什么是错误呢?因为在哈佛,凌晨四点半根本就没有图书馆里,大家不睡觉都在看书的场景出现,而且只有一个二十四小时都开着的图书馆,别的都不是。

我刚才还搜索了一下还有北大四点半,不知道在北大会不会有凌晨四点半就起来看书学习的事情发生呢?

是一夜没睡,还是四点半起来了?搞不清楚,也不想搞懂。

我真的一点不关心这件事的真假。只要书讲的有内容,就好了,干嘛要为这个事的真伪较真呢?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标题党吧!可能他们提到的那本书,不是我正在看的这本书。

没关系,我也不感兴趣。我只知道,这本书,还不错,虽然看完能记住的内容有限,也可能书中的事例会被张冠李戴了,因为同时会看好几本书。

这本书和那本《哈佛家训:世界上最成功的教子经典》都同时提到了那个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

说这是招聘员工的考题,要把梳子卖给没有头发的和尚。最后剩下三个人,他们分别卖出去一把,十把,和一千把(第三个人还接到了要买梳子的订单)。

第一个人呢,说服和尚买他的梳子,他们非但不买,还把他骂了一顿,认为是在羞辱他们。有个小和尚头痒挠头,他就把梳子拿给他挠痒用,这才卖出去一把。

第二个人呢,是观察到古寺山高风大,来进香的香客们都吹乱了头发,说这样对佛祖不敬,可以用梳子整理好头发再进香,显得诚心,山上有十个庙卖出去十把。

第三个人到了一座鼎盛的名山宝刹,他对主持说,香客都很虔诚,应该有所回赠,而主持您的书法精妙,可以在上面提字:积善梳。主持看到积善梳受到香客的欢迎,就向他预订了一些不同档次的梳子,以便赠给不同身份的香客。

这个故事讲的是打破惯有的思维局限,就可以广开思路,打破思维枷锁,跳出条条框框来思考,解决问题。

我没去过北大,更没去过哈佛,也不知道他们的大门分别朝向哪个方向。

就我看的这本书而言,觉得还是不错的,就不要纠结哈佛人或者北大人,是不是真的在凌晨四点半在图书馆看书的问题了吧?

当然书里还讲到要有质疑权威的勇气。这么说起来这个质疑哈佛凌晨四点半,是不是真的有人在读书的人,还真的是做到了对权威的质疑。感觉这本书,还真是挺有内容的。

这就像是一个产品请个当红明星代言,就会热销一阵一样。当红明星也爱出书,尽管有时候是别人代笔,光就那些粉丝也不愁书卖不出去。

讲一件事,一个道理,一旦挂上哈佛两字,是不是就更价值倍增?无非就是噱头,明星效应罢了。

原谅我不会做个标题党,但能理解这些人的想法。

我是不是也该起个拉风的标题,文章才会有人看?好吧,臣妾办不到啊!我还是走朴实无华的路线吧!注定就是泥腿子路线了!

你的凌晨四点半在干嘛?已经起了?还是在做美梦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