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国鹭先生写的《投资中最简单的事》,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我是一个实业家,我要拉投资,怎么样才能拉来投资呢?
下面是书中主要观点。
邱国鹭, 现任高毅资产董事长,曾任南方基金投资总监和投委会主席、普林瑟斯资本基金经理、奥泰尔领航者对冲基金合伙人、美国韦奇资本合伙人等。书中推崇价值投资,举了很通俗的例子,把买股票当成做实业,先选行业再选企业,便宜是硬道理。
怎么选行业?
有门槛。有行业门槛意味着可以避免部分竞争,当某一行业门槛低、集中度分散意味着群雄混战,那必定是价格战,不好受。
谨慎选技术更新快的行业。譬如电子、科技、媒体和通信技术行业更新换代太快了。举电视为例,以前看的是CRT,后来变成DLP,接着是LCD、等离子、LED,现在又变成3D。每两三年更新换代一次,作为企业方,到底投还是不投呢?不投别人就超过自己,品牌受损。投嘛,投入20亿、30亿甚至100亿,只能卖两三年。难受不难受?
有积累。比如投资,一个从业经验10年的跟只做过一年的就是不一样,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不管多聪明,他就是没经验。
有定价权。定价权的来源,要么是垄断,要么是技术,要么是品牌,要么是资源矿产或者相对稀缺的某种特定资产。
怎么选企业? 做之前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认为一家公司便宜,为什么认为一家公司好,为什么要现在买?这里涉及到估值、品质、时机。
估值。一个东西只要够便宜,赚钱的概率就会多很多。可以通过波特五力分析,杜邦分析,估值分析得到参考值。
波特五力分析。弄清楚:公司对上下游的议价权,与竞对的比较优势,行业对潜在进入者的门槛。
杜邦分析。弄清楚:公司过去5年究竟是靠什么模式赚钱(高利润、高周转、高杠杆),公司的战略规划、团队背景和管理执行力是否与商业模式一致。
估值分析。通过同业横比、历史纵比,加上市值和未来成长空间比,在显著低估时买入。
品质。这是投资中需要花大力气搞清楚的。
行业竞争格局。一旦玩的人多了,日子就难过。虽垄断但没有定价权,比如某中字头企业。
差异化竞争。可参考以下维度:差异化产品,用户粘度高,单价不要太高(太高的买家会更谨慎),转换成本,服务网络,具备先发优势。
时机。比较玄乎的一部分,更多靠意会,无法言传。不过邱国鹭先生也提供了一些方法,有书的朋友可以直接翻开page80。
中国企业、世界企业浩如烟海,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选企业:宁数月亮,不数星星。月亮高高挂,能从一众竞对中脱颖而出,必得到了市场的验证,在这基础去做分析工作,相对省点力气。
书,看起来是教人炒股的,但在西西弗翻到时,我立马就把它给买了下来,这是神书啊!教人与术,不如授之与道!一理通,通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