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注定要经历一次次磨难,才能塑造出与众不同。所有的经历都是获得,所有的获得都是上苍给予的恩宠。 ——胡歌
01
童年的胡歌性格内向腼腆,
为了让儿子变得外向些,
胡歌的父母带他去考了上海电视小荧星艺术团。
那年上海有三万多儿童去考,最后只录取了六十人,胡歌就是其中之一。
艺术团的经历让胡歌敢于参加学校的文艺工作,让他在学校逐渐建立起了自信,人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1996年,14岁的胡歌又当选了上海教育电视台阳光少年栏目主持人,而这一干就是三年。
02
2001年,胡歌以专业第三的成绩考进上戏表演系。
2002年,机缘巧合下,胡歌被《书剑恩仇录》导演推荐给唐人制片人,之后便在一个火锅店里与唐人签了约。
2005年,因成功塑造豪爽深情的李逍遥,年仅23岁的胡歌一炮而红。
那个时候,大街小巷全是六月的雨,
同学间喋喋不休的也永远都是逍遥哥哥。
那两年绝对是胡歌的事业高峰期。
他不仅接连出演了《天外飞仙》, 《少年杨家将》等多部广受好评的影视作品,
更是获得了“内地最具潜质新人奖”, “内地最受欢迎男演员”等各大娱乐奖项。
03
可就在这个时候,
似乎是觉得胡歌的演艺道路过于顺利了,
老天跟他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彻底改变了他既有的人生轨迹。
2016年8月29日,
接拍《射雕英雄传》一个多月后,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硬生生阻断了胡歌前行的道路。
事故很严重,
随行同事直接因抢救无效死亡,
而胡歌虽侥幸捡回一命,
当时情况也完全不容乐观——抢救四天两次全麻,光脖子和右眼就缝了100多针。
04
胡歌一开始的状态特别好。
确认了生命和眼睛的安全后,
看到镜子里的自己,
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如释重负。
“我当时在镜子里看到自己样子的时候,我爸在我旁边,我就说太好了,我终于可以做幕后了。”
此时的胡歌,
看似乐观,
实则在逃避痛苦。
他不敢想象自己再顶着这张残破的脸去面对观众与媒体。
他害怕,他恐惧,
所以他本能地选择了退缩。
05
然而,在得知同事去世,
射雕剧组为自己停工一年后,
背负着那么多人希望的胡歌,
强迫自己再次承担起了演员的责任。
“我没有那么大的勇气去把那么多人给我的祝福和希望放在一边。因为自从我车祸到我复出,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受煎熬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那个时候,不是说想放弃就可以放弃的。”
06
彼时的胡歌,
于痛击中跌倒,
又因众人的期待仓促爬起,
在完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
再一次,回到了镁光灯下。
可长期脱离公众和表演,
再加上右眼正对镜头的伤疤,
胡歌陷入了极度的不自信。
他开始不停地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他用刘海小心翼翼地遮住疤痕,
他不敢面对镜头,害怕见到媒体,
只要站在那里,你就能感受到他的尴尬与恐惧。
但值得高兴的是,这个时候的胡歌,虽然还在忍受着苦难,却已不再逃避。
在等待外貌恢复如初的痛苦日子里,
胡歌选择用阅读慰藉自己。
在书中,他体味到了相同境遇者的内心,
更是对生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小的时候,胡歌特别害怕死亡。
“那个时候我对死亡的理解是一个人结束了生命以后,他所有的感官就没有了,他就到了一种什么都不知道的状态,就进入了一种无知的永恒的状态。”
这种浮萍般无所依靠的虚无状态让胡歌非常恐惧。
可阅读让他明白
躯体只是意识的一个载体,一种束缚。
没有了躯体,意识并不会消失,
相反,它会去往更高的维度,变得更加自由。
对死亡的改观让胡歌不再惧怕死亡,
而就在这一念之间,他对皮相的执着也消散殆尽。
“有一天我突然想通了一点,我现在就是这个样子,我为什么非要变回原来的样子,这个就是现在的我。”
胡歌这才发现,原来一直在折磨自己的,
从来都不是这张残缺的脸,而是自己的内心。
忍受苦难的过程总是漫长的,
但看清苦难往往只需要一个瞬间。
08
跳出痛苦的胡歌,
开始站到更高的维度去审视自身。
谈及车祸后的自己,
胡歌举过一个很奇妙的例子。
老鹰四十岁后,
会拔毛断喙以获重生。
他说自己就是一只被动的老鹰。
车祸撞碎的不仅是他的事业,生活,朋友,
还有他的焦虑,贪婪和欲望。
“那个时候也年轻,面对突如其来的名和利,其实我是把持不住的。而且那时候我内心自我膨胀得很快,这次车祸让我能够停下来。我就可以看到这个抛物线是不科学的。”
车祸给了胡歌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让他能够在颠覆自己的同时重塑自己。
“人很多时候都在惯性中生活,没有办法也没有愿望去真正认识自己。车祸把我撞离了原本的轨道,让我能够以最真实的状态去寻找新的动力和方向。”
这个时候的胡歌终于找到了自我。
他说,回不去的皮囊,用思想来填满。
他说,很多人把形式当作了最主要的东西,却忘记了本质。
面对苦难,胡歌不再是忍受,而是怀着感恩之心坦然拥抱。
2012年,胡歌在微博上晒出
自己的近照与当年李逍遥剧照的合影,
第一次主动将右眼的疤痕正对镜头,
并写道“回不去的容颜,求不来的蜕变”。
胡歌真正重生了。
为了打破深入人心的古装形象,
为了突破自身的瓶颈,
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演员,
胡歌正式踏上了转型之路。
10
2013年,
胡歌参演赖声川导演的话剧作品《如梦之梦》。
凭借剧中饰演的五号病人,
胡歌获得第二届丹尼国际舞台表演艺术最佳男演员。
这个成绩让大家看到了胡歌的可能性,
也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之后,
《四十九日祭》,《生活启示录》,《琅琊榜》......
纷纷向胡歌伸出了橄榄枝。
至此,胡歌正式转型。
2015年无疑是胡歌又一个事业巅峰。
霸占荧屏的《伪装者》,《琅琊榜》,《大好时光》,
无一不在述说着胡歌的改变与成长。
这一年,他三十三岁。
如今的风起时一晃十年,
当初的无胡歌不仙剑,
到如今的唯胡歌可长苏,
青涩少年已成昨日。
劫难带走了往日容颜,
却留下了眉眼间,唯胡歌可见的洞天。
如今的胡歌,已不再是明星,
他拥有被苦难磨砺出的坚定心性,
他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演员。
12
2016年,胡歌宣布息影一年。
再一次面对大好前程,
胡歌已不再膨胀。
苦难教会了他如何坚守与放下,
“演戏不能一直往外掏东西,需要有东西沉淀下来。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希望卸下现在的所有光环,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胡歌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所以他不为名利所困,完全随心而动。
13
如今的胡歌对得起他的苦难,
因为经历的一切,让他变得更加强大。
他相信他能留下来,
是有一些使命要他去完成的。
所以他会在演员这条路上一直一直走下去。
正如梅长苏所说的
“我既然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
活下来,并活出意义。
这是胡歌对苦难的诠释,
更是他对重生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