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平曾与俞敏洪、王强并称新东方的“三驾马车”,在新东方主管人生咨询工作,《图穷对话录》是徐小平根据咨询案例精编的合集。
书中,徐小平提出了许多具备惊人洞察力的见解,比如“人生的可控核聚变”、“留学拜物教”、“出国的目的是回国”、“留学的三重境界”等观点,充分展现了一位生涯咨询的大师风范。
王强点评:“徐小平犀利地捕捉到绝望者身上的巨大潜能,迅速做出最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设计,再条分缕析的实施细节安排,帮助来询者实现幸福人生。”
在此,我精选出五个最具有代表性、最有见地、最触及当今的青少年广泛问题的案例。
一、高考失败的梅非月
当一个人对自己的命运在时空上有了控制力时,也就是人生可控核聚变实现的日子,他就具备了爆发生命原子弹的伟大力量。
21岁的梅非月,曾就读北京一所著名中学,同学全部在北大清华等名校,而她因故失败,就读一所普通大学会计专业,成绩中等。为挽回面子,她把出国留学当成唯一目标,甚至不惜走结婚出国之路。在徐小平的指导下,她控制了出国冲动、出国时间,最终实现了可控人生核聚变。
会计专业在市场上非常热门,报酬相当高,但梅非月却被高考失败的情绪控制着,一定要在毕业后出国,让北大清华的同学羡慕。
面对几乎失控的梅非月,徐小平指出:
“人不要为别人活着,而要为自己活着。别人谁会真心实意为你高兴或痛苦?”
“人不要为虚荣活着,而要为实质活着。教育与经验,是人生的精华;名声与羡慕,是青春的浮华。精华滋润一生,浮华转瞬即逝。”
“人不要为手段活着,而要为目的活着。出国是手段,前途是目的。绿卡是手段,自由是目的。美国是手段,中国是目的。”
在徐小平的指导下,梅非月暂停留学,计划毕业去外企。她积极参加学生会活动,专攻英语口语,最终击败北大同学,被世界第一的金融投资机构录取。在该机构积累三五年后,必能进入美国前二十的工商管理学院。
俞敏洪点评:
梅非月对自己的人生判断有很多失误,所有的选择都具备短期思维,看不见通过奋斗和时间的推移能有一个更好的梦想。
惰性常常会使人放弃一件做起来艰难,却更长远、更有目的性的选择,而做出看上去容易,却可能毁了自己一生的选择。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小平改变了她的价值判断系统,完成了她基于终极价值的人生设计。
二、入读哈佛MBA的罗娑
安徽某大学社会学硕士罗娑,一名北师大的受气教员,最终获得哈佛、耶鲁、斯坦福等世界顶尖的五所商学院录取。
罗娑是非重点大学社会学硕士,托关系拿了进京户口,到北师大研究生部当老师。由于在外兼职授课,引起领导强烈不满,威胁要把她开除,户口牵回安徽。罗娑愤怒的找到了徐小平,寻求建议。
徐小平:离开单位,扔掉户口,在现代企业找份工作,全力以赴做两年。第三年来学托福和GMAT,第四年申请,用这四年的工作经验来申请顶尖的商学院。
按徐小平的建议,罗娑进入一家世界行业领袖级企业,从助理做起,在强大的培训系统熏陶下,很快成为北京著名的市场营销学专家,轻易得到5所世界顶尖商学院的录取,最终选择进入哈佛读MBA。
俞敏洪点评:
有些人一生没有辉煌,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能辉煌,而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没有闪过辉煌的念头,或者不知道应该如何辉煌。人跳出自己的局限看事情是很精彩的,伟大的先贤都能够超越自己、超越环境。
罗娑被庸俗的社会价值观所误导,认为丢了户口和工作就是丢了生命。她的成功得自于徐小平的指导。生活中其实没有绝境,绝境在于你自己的心没有打开。
三、为留学而留学的乐一吟
乐一吟,25岁,北大英语系毕业,在日本亲戚的怂恿下到日本不知名大学学日语并攻读历史硕士。
当时,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已经达到饥不择食的地步,她的同学们都事业有成,人生方向也有计划,而她,却不知道自己读完历史硕士后该做什么。
徐小平指出:去日本三年读一个完全没计划的学位,她浪费了两个人生最宝贵但却又是最容易浪费的财富:青春时光与美丽资源。青春时光,过去了就不复存在,如空山鸟语;美丽资源,不使用就落英缤纷,似黛玉葬花。
乐一吟在北大就展现出主持人天赋,假如她不出国,应该已经是国内人人知道的主持或行业人人敬佩的专家,或新东方优秀老师,挣着一万多甚至更高的工资,准备英语考试,进入哈佛耶鲁这样的名校。
俞敏洪点评:
乐一吟的错误在于,单单为了出国就切断了自己生活的脉络,打乱了自己前进的路线。英语系的学生去日本干什么?她跌入了最糟糕的留学陷阱:为了留学而留学。这就是出国的无意识。
乐一吟虽然实现了留学梦,但当她回国看到自己的同学朝着自己的目标愉快地奋斗着的时候,她必然感到空虚和失落。再往前看,自己的生活依然没有目标。
四、缺乏四项基本素质的施雨
施雨毕业于某省大学新闻系,因找不到工作又考了哲学系研究生,认为研究生毕业还是不好找工作,决定出国留学,向徐小平请教出国读什么专业。徐小平说: "读一个毕业后继续找不到工作的专业!"
徐小平图解了她的失败:
一个人必须要有 Vision,即对自己领域机会和前景的认识。施雨没有。
一个人必须要有 Passion,即对自己领域机会和前景的激情。施雨没有。
一个人必须要有 Mission,给自己确定一个为之奋斗终生的使命。施雨没有。
一个人还必须要有Fashion,在个人表达上必须"时尚"。施雨没有。
施雨是平庸的。她认为万马奔腾的媒体领域没有前途,读了哲学硕士,唯一有水平的问题竟然是:“该出国学什么?”
上述四项基本素质,是成功者必须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四项基本原则,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看准自己的事业机会,激情澎湃地奋斗一生。
五、目标明确的鲁明明
鲁明明毕业于人民大学新闻系,陪施雨一起来。
她毕业后供职于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市场部秘书和助理已有两年,对此非常感兴趣。她的目标是在北电、朗讯、 Coco Cola 或 AT&T 这样的企业做一个市场部经理、总经理,因此需要读美国名校的MBA。她计划继续在北电工作两年,第五年去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读MBA。
徐小平感动的说:“鲁明明的独白给我一种如沐春风、阳光明媚的感觉。明确的职业方向、正确的价值取向、清晰的发展路向、长远的事业指向……鲁明明已经到了,凯洛格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