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我读到的大师的投资书籍中,无一例外的认可一条获利法则,买入自己熟悉的公司,不熟悉的不买。这条规则就像“低买高卖”一样受到普遍认可,但却不像后者这样显而易见,菜市场大妈都能理解。因为即便买入不熟悉的公司,也能赚到钱,比如碰运气,遇到牛市和纯粹坚决的技术派。
我从昨天看的一个投资经验介绍的直播中想到一些事情。这个直播是网上一个知名的投资人介绍自己的投资血泪史,好让粉丝们引以为戒。他说自己2011年就看好乐视网和华谊兄弟,这两只股后来都涨了至少10倍以上。他当然也参与了,但是这两只股一只他只赚了20个点,另一只好一些赚了50个点,然后他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两只股直冲云霄,不敢再介入,看着他们一天天上涨,自己却提前下车,之后的每一天里都在胆怯和懊悔中度过。我想在这里说的是,为什么他没有再次介入。毕竟10倍股,赚了50个点后面还有950个点,有很多个交易日,很多机会可以再次参与。
产生这样的矛盾的原因是,他不够熟悉所买入的公司。他自己也总结这样的教训,只有熟悉买入公司,看清楚他广阔的商业前景才能守住股,才能在股票的猛烈上涨中能做到持股不动,获取最大收益,也能在下跌中避免惊恐的割肉。这就是巴菲特为什么能有耐心持股的原因可了。因为他看到了那些追涨杀跌的散户看不到的商业前景,下跌时他不害怕,因为他仿佛置身于未来某个时候,这家公司股票已经上涨,因为彼时彼刻这家公司经营非常优秀,以至于再差的市场也能让巴菲特获得不菲的盈利。了解你买入的企业,看清楚它的商业前景,市场恐慌时买入,然后安心持股,这就是巴菲特以及你我众散户持续盈利的全部了。
做到什么才能说一个人了解了这家公司?首先,一家公司的经营业绩绝大部份体现在财务数据上,当然财务数据漂亮的公司可能造假,但财务数据难看的公司一定不是牛股。因此了解一家公司最起码应该做到的是,了解这家公司的历史经营数据:
营业额是否持续增长
营业利润是否持续增长
经营现金流净额是否持续增长
自由现金流如何
在合理杠杆下的ROE是否大于10%
公司的负债是否稳健
净利润的增长是否飘忽不定
是否频繁增发或者随意并购
除了财务数据透露的信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公司所处的行业。深刻了解一个概念,"行业是不公平的",这句话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关于行业,我们以巴菲特为例来说明。巴菲特喜两种生意特征的行业和公司。第一,巴菲特欢资本消耗小的行业和公司,也就是公司的赚钱机器不需要花很多资本去升级维护,以保证公司在行业的竞争力。第二,不需要考虑竞争的特许行业。竞争是昂贵的,能够避免竞争则会省下一大笔钱。有希望的行业是代表未来人们生活方式的行业,科技股是代表未来的行业。这里我并不同意巴菲特的观念。巴菲特不喜欢科技股,比如航空和汽车行业。我同意汽车行业和航空行业是周期,周期行业有个特点,你只能波段的持有它,如果持有时间很长将会一无所获,但不能说周期行业就不值得投资。我们所仰慕的彼得林奇在他执掌麦哲伦基金的后半段靠汽车股赚了一大笔钱。当然彼得林奇也提醒大家汽车和航空业这种周期行业不能死拿。绝大多数科技股都可以说是周期股,这个周期股可能只有一个周期,一升一降,就走向死亡,但死亡之前的火花是非常美丽动人的。因此,与其说巴菲特不喜欢科技股,不如说巴菲特不喜欢周期股。这并不是因为周期股不好,而是周期股的特点不符合巴菲特的性情和审美,巴菲特喜欢超长期持股,不喜欢"离婚",因此科技股不适合巴菲特。
另外一个能够持股的原因是,基于对市场的了解。市场涨涨跌跌,短期看毫无规律,长期看却与企业的前景高度一致。格雷厄姆用“市场先生”这个拟人化的比喻实在是太贴切了。市场先生的脾气需要长时间亲身感受,才能与他和平共处,不受他伤害,而且还能从他的口袋里掏出一些钱来。如同一个现实中的人,你在书本上读到这个人有这样那样的脾气,但这些只是书本上的描述,这些信息有限到不足以让你和他有很好的相处,你需要在现实中与这个人密切的相处,得到第一手资料,也就是自己的亲身体验。投资大师费雪在《发展投资哲学》这本书里提到,在他的投资生涯中让他取得投资经验的源泉有三个。第一,读别人写的书,吸收别人的经验教训。第二,靠自己的逻辑推理获取经验。第三,自己亲身去经历这个市场,亏钱,摔倒再爬起来,锲而不舍,从而获取的经验。他强调第三点才是给他最大帮助的来源。格雷厄姆和巴菲特对市场现象描述的再好,也不能帮助投资者多少,因为能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仅仅是浮在海面上能看到的冰山,那些精妙的诀窍和经验却不能通过文字传达。不是大师们不愿意倾囊相授,而是确实是文字表达的限制和每个人理解力和经验的差距阻挡了真正知识的复制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