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一份“保证书”,内容是一名学琴的孩子,接受父母关于每天练琴的安排,并同意相关的奖罚,比如每天练琴20分钟持续一周可以得到10元钱自选商品,持续一月、一年、每一次考级等等,均可以得到相应奖励。当然,有奖就有罚,无故不练琴一天、三天等等,轻则取消奖励,重则挨板子。前面的内容是父母写的,后面是孩子写的“我同意”三个大字和签名。
看着这份奖罚分明的保证书,不禁让我想起单位的绩效合约,几乎无所不在的绩效考核。但把绩效考核引入亲子关系,我觉得这孩子好可怜,这父母好可悲!
我在消息后留言“可以理解,不敢苟同”。
可以理解,是指父母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可以激发孩子练琴的积极性,而且见效快。物质永远是最直接的刺激,对孩子来讲尤其如此。练琴是非常苦的,枯燥乏味,特别是刚起步的时候,还拉不成曲,体会不到音乐带来的美。如果没有一种动力的支撑,很难坚持下去。所以我理解父母的初衷。
不敢苟同,是我对奖罚分明背后的担忧。特别是亲子关系中,“绩效考核”能走多远?这种奖罚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又将把我们的孩子引导到一种什么样的成长模式中?物质是最直接的刺激,但是否是最好的激励?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当他在短暂的刺激以后渐渐地对物质刺激感到麻木,或者他慢慢长大不满足于原先的奖励幅度时怎么办?当然有人会说,当他长大了,物质刺激就不需要了,他已经懂得了家长的苦心,他已经体会到了音乐的魅力,他已经明白练琴对他的意义,练琴已经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了。如果这样,当然最好,但物质刺激下的孩子是否能随家长所愿,恐怕那位家长自己也没有把握。
我有一个八岁的女儿,我也在摸索对孩子的教育之道。我的孩子也学琴,但从来没有把练琴和物质奖励进行过挂钩。而且,在她成长过程中,我都没有把她的表现和直接的物质刺激联系起来。
在所有其他的关系中,都存在着付出收获投入产出的算计,我们根本无处可逃。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方法可循。但在育儿理念上,我还是坚守不要把任何类似于“绩效考核”一类的理念引入到亲子关系中。
绩效考核是外在的激烈,做什么得到什么,是被外力拉着走。而我,希望我的孩子,做什么事,是发自内心的意愿,即使她还小,有些东西无法理解,内生动力没有那么足,那我也宁可通过肯定,通过鼓励,通过陪伴,一起度过那辛苦的历程,去慢慢体会收获的幸福。
我始终引导我的孩子,我爱你,只因你是我的孩子,不因你的美丑,不因你的性别,不管你是否优秀,不论你是否健康,只因我是你的父母。
我始终引导我的孩子,你努力学习,你知书达理,是为了你自己,为了对学习本身的热爱,为了对音乐的欣赏,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会为你提供我的所有,不管你是什么样子。你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不管我给你提供什么样的条件。
我最常对孩子说的话是:注意安全!要开心哦!尽力就好!健康是最重要的!不管怎么样我都爱你……而我的孩子呢?总想着为我做点什么,真的很少让我操心,学习非常自觉,等我下班回家,她已经自己做完作业练完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很受老师同学欢迎……
我经常感谢我的女儿,谢谢她的聪明懂事,谢谢她带给我的感动,谢谢她让我在这个物质世界中,找到精神的慰藉。
如果我在女儿的成长中,也奖罚分明,也搞“绩效考核”,也许我们之间的关系,就不会那么纯粹。
我始终认为,物质的刺激是外在的动力,但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内生的动力。同样做一件事情,为了物质激励去做和因为自身意愿不计报酬去做,带给自己的满足感是不一样的。也许,绩效考核下的孩子,更适应这个社会,更容易获得成功,更能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但我坚信,我的孩子,也许以后没有那么富裕,没有那么成功,她更可能默默无闻,但却更能得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