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是隔绝空间的一种建筑实体,可以连通或者关闭两个空间之间的联系。对家而言,门外是繁华而落寞的世界,门内却是温暖而恬淡的亲情。
小学以前,家在四合院里,只要家里有人,白天门是从来不会关的。所以每天放学回家,走进院子就能闻到柴火灶上的饭菜香气。钻进门去,放下书包,看着锅里氤氲的水汽,和妈妈唠嗑一下学校里的日常,心中总是温暖而舒心。
后来上初中,因为三峡移民,住到了楼房里,手里没有钥匙。所以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先敲门,迎出来的总是爸爸或妈妈堆满笑容的脸,还有燃气灶的饭锅上飘出来的阵阵香气。进门放下书包,饭桌上就有一桌好吃的饭菜等着我,开心而温暖。
上大学后,半年才能回一次家。每次回家,到了城里的汽车站,就会看到等在那里的爸爸妈妈,正在翘首以盼。接过我手里的行李,一路走回家。跟在他们身后,看着他们掏出钥匙,打开家门,然后开始张罗饭菜,有一种终于回家的惬意感觉。
后来上班了,自己租了一间楼顶搭建的小屋。每次回家,都要在包里窸窸窣窣地掏半天钥匙,然后打开门,回到空荡荡或黑漆漆的小屋。冷冷清清,没有一点人间烟火的味道,心里有的只是落寞和孤单。有时候,我会倚在小屋的窗前,看着对面高楼里那些明亮温暖的灯火,想自己与这个繁华的城市终究格格不入。
再后来,爸爸妈妈来了,我又租了一间套二的小房子。每次回家,我就敲门,然后等待爸爸或妈妈打开门,听他们说一句“回来了。”感觉家的味道终于又回来了。
现在有了自己的家,爸爸妈妈仍旧同我们一起住。可如今回家,我却不再敲门,只是默默地掏出钥匙开门。并不是我怕麻烦家人,也并不是我对家不再期待。
小家刚建立的时候,我和老公回家都会敲门,几乎不自己拿钥匙开门,或许真的是懒吧,也或许只是多年的习惯。
后来生娃坐月子的时候,老公回家敲门,我在床上弄孩子,妈妈不在家,爸爸没听见。我就大声喊爸爸开门,可是回应我的却是爸爸不耐烦的暴怒。从此,老公回家都会自己掏钥匙开门,而我依然习惯敲门。
有一天,我从外面回家,敲门后迎接我的,却是妈妈的质疑:“你没带钥匙吗?”“带了钥匙为什么不自己开门?”突然之间,我心里有种隐隐的失落感。从此,我也开始学会自己掏钥匙开门。
-------------------------------------------------------------------
今天,我特意在网上翻看了网友们对这件事的看法。
差不多70%以上的人都表示:自己能做的事情绝不麻烦别人,除非手里提了很多很重的东西,不方便掏钥匙。
因为家里的人或许正好有事忙,比如上厕所、洗澡、炒菜……不方便来开门,敲门是给家人找麻烦,是懒,所以也会讨厌带钥匙却敲门的人。
当然还是有好多网友表示,自己习惯敲门。因为“敲门进屋,才有人情味。”,“幸福就是回家敲门,而不是去找冷冰冰的钥匙开门。”有人为你开门,说明你是个有家,有人等待和期盼的人。毕竟孤独的人开无数次的门,迎接他的都是空空荡荡,流浪汉无论怎样敲门,都不会有人给他开门。
三毛说:“家就是有个人点亮了灯等你。”
回到家,有人出来开门,而那个人正好是你最爱的亲人。开门后,相视一笑,或是简单寒暄,将最爱的亲人迎进家门。这应该就是日常的小幸福吧。
在日韩剧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丈夫回家进门后会先在门口喊一句:“我回来啦!”,这其实是中国传统的礼仪,即“将上堂,声必扬”,因为古人认为回家不敲门、不打招呼是不礼貌的。《列女传‧母仪篇》有一则孟子休妻的故事,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照理说,喊完“我回来啦!”已经尽到了打招呼和知会的礼仪,可是我们发现电视里的丈夫喊完,却并不进屋,而是静静地待在门口,等待妻子过来,接过手里的公文包,同妻子寒暄两句,然后他才会换鞋进入屋内。这大概就是我们想要的人情味和小确幸吧。
回家不论是否自己开门,还是敲门等待,我们期盼的其实只是家人间的那份亲情和牵挂。有人开门,便拥有幸福等待你的人。为人开门,便拥有值得你幸福等待的人。
而那些喜欢自己掏钥匙开门的人,其实也是对家人的一种关爱,他们只是喜欢换位思考,他们心里未尝不希望自己开门后,便有欢快迎接的小天使,或是家人温馨的笑脸。
有人说,外向的人喜欢敲门,内向的人喜欢自己开门。可其实我自己是一个内向的人,但是我喜欢敲门,也喜欢开门。家不就是那个有人等待,让人期待的地方吗?敲门,其实只是一种对家的依赖,或许跟性格是无关的。
忙碌了一天,掏钥匙自己开门,面对一片漆黑,然后自己开灯,自己做饭的人,是最辛苦的人。
掏钥匙自己开门,面对一片温暖的灯光和冒着热气的饭菜,是幸福的人。
敲门等待家人开门,面对笑意盈盈的脸、温暖的灯光和热气腾腾的饭菜,也是幸福的人。
不用敲门,也不用在门口等待,就有家人为你打开门迎接你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更多阅读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青蛙依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