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碎片化、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缺少的并不是学习的材料,而是如何去学习的方法。我一直意识到自己要构建一种系统化的学习方式,从元认知开始搭建出我自己的知识体系。我看了许多关于学习的书籍和文章,如《study less,learn more》,我也看了许多关于认知方面的书籍,但是,我一直都无法把所有的东西拼凑起来。感觉自己好像学了很多,可是什么都用不了。
我们都清楚模仿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但模仿他人学习方法的最大问题在于:
1.知识背景的不同,导致方法适用性局限。
2.不清楚方法的原理,无法有效改进方法以符合自我的需求。
所以当我看到有一个人从原理开始给我分析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喜悦的。懂得了原理,我就可以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学习这些原理,并不是为了知道,而是对于现有学习方法的一种反思和改进。只有知行合一,学习的这些知识才会转化为有用的。不然,它就只是在角落堆积着的一摞杂物罢了。
一、交叉效应
交叉的学习各个不同的内容
回想一下你准备高考的时候,你是否是今天一天学习语文,明天数学,后天英语这样的学习?我记得当初高考的前期,虽然单科学习连续课时增加了,但每天都不会是单一的学习内容。
我一直以来都有这样的一个想法,那就是短时间内突击一件事情。现在想来,我有这个想法的出发点是为了一劳永逸吧。但我犯了两个错误:一是我高估了我自己对于挫折的承受能力。二是我可以短期突破学习中的一个困难点,但是真正要学好一样东西,是需要长时间不断学习的。
很多的文章和书籍会告诉你,专注的去做一件事。我记得有一个TED就是介绍如何快速学习的。这些概念是正确的,并且不和交叉效应所冲突。想要高效行动就只能专注,这一点毋庸置疑。而多线的操作是将任务分成小块,将专注的时间压缩变短。打个比方,我今天的任务是学英语和看一本书。我可以规定自己半小时背单词,然后看一章书,之后再听英语听力。在这每一段时间内我的学习都是专注的,但是从整个一天来看,我的学习是交叉的。
而我们为什么要没事干把事情搞得那么的复杂?我想到的理由有以下两点:
1.交叉的学习可以使情绪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我们每一个人的注意力都是有限的。在你从房间走到冰箱拿吃的过程中,你不会注意到路途中的桌子,窗外被风吹动的叶子。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但同时它也会另我们对习以为常的东西视而不见。但如果这时窗外突然传出一声巨响,你一定会被吸引。因为巨响是一个新鲜的刺激。学习也是同样的,长时间的学习同一内容,我们很容易会产生疲劳。这个时候靠意志力去坚持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坚持的结果很可能是心力的耗尽,需要长时间来恢复。这个时候换一个新鲜的刺激,我想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2.交叉学习提供知识连接的可能
人类工作记忆的能力是有限的,那个神奇的数字7说的就是这件事。你看许多的学习方法都会提到这样的一个概念,就是强调要在知识间建立联系。这种迁移能力的好处在于,你可以将不同学科学习的知识,应用到跨学科的地方。并且,将知识联系有利于我们的长期记忆。在只学习单一学科的情况下,我们的眼界是狭隘的,没有足够的材料提供给我们连接。我想这也是强调要广泛阅读的原因之一吧。
二、必要难度
做踮起脚才能够到的事(在学习区学习)
美国人诺埃尔·蒂奇(Noel Tichy)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层次划分为出舒适区(comfort zone)、学习区(stretch zone)和恐慌区(panic zone)。对应已经熟练掌握的知识、有一定挑战性的知识和暂时无法学会的知识。
无论是学习还是目标的制定,都应该在学习区内。因为在舒适区你的提升空间太小,而恐慌区是超出能力范围的,及其容易导致自我怀疑以及放弃。
《异类》中提到要成为专家需要刻意训练,即在学习区中学习。英语原版书阅读中的i+1原则所遵循的原理就是学习区的这个概念。健身也是同样如此,如果训练你觉得很轻松,没有一点肌肉酸痛的感觉,这多半就是白练了。那对于这边的学习而言,没有难度有两种情况:
1.这个知识或技能在你的舒适区
2.你自以为弄懂了
前者对于能力的提升没有帮助,而后者则是你感觉知识的存入很容易,但其实你很难把这个知识提取出来,真正的去应用它。
三、生成效应
应用或复述知识,使其转化为自己的(产出)
费曼曾说过,如果不能把一个知识用简单的话语教给别人,那就说明你没有真正弄懂。就我过去的经历而言,当我尝试在现实中运用知识时,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我个人是最看重生成效应的,因为我认为生成效应的益处如下:
1.生成效应是检测的一种手段
2.生成效应是知识应用的一种手段
3生成效应需要深入思考和知识联结
生成的可以是复述知识点,可以是在实践中应用,可以是写文章,生成的方式具有多样性。但无论是复述、应用、产出。在这些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各种不曾料想的问题,被迫去进行深入思考。在回答自己的问题时,我们会搜刮过去的知识储备,那就将新的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更有益于知识的长期记忆。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日常中我们的需求。从这点来看,生成本就是我们实现目的必经的一步。
对于我而言实现生成效应的最好方法就是写作。写作不仅复述了知识点,帮助我深入思考,还能够得到反馈。并且写作分享让我喜悦和有成就感,是一件我愿意长期做的事情。
方法有许许多多,你只要弄清这件事的目的,用自己高兴愿意做的方式做就好。
四、测试效应
我们需要做一定的测试来查漏补缺,巩固学习
我常常会看完一本书后以为自己看懂了,结果做题时一片迷茫。通过做题、考试的检测,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手段。我们厌恶无尽的考试,但却不得不承认测试能够检测当前学习情况,便于我们查漏补缺的。
测试的特点在于它是外界的,能够客观的告诉自己当前的学习程度。我们很多时候都会自以为自己非常的努力,已经掌握好了全部的知识。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主观得出的结论极有可能与现实有较大的差距。
别因为过去的经验就把测试和那痛苦的考试结合在一起。只要知道它的目的,用自己的方式去达到那个目的就好。毕竟,对自己好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五、间隔效应
重复学习中间隔一段时间(复习)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很明白的向我们展示了记忆的遗忘规律,因为会遗忘,所以我们必须要复习去回忆知识、巩固知识。
《17天搞定GRE单词》中的时间表我觉得是可以借用于各个方面的复习的。不用去看完那本书,网上找到时间表,弄懂时间安排的原因就可以用了。
在课程中我觉着挺好玩的一个研究是:复习间隔为到截止日期时间的10%-20%。比如说你距离考试还有70天的时间,你的复习间隔就是在7-14天的范围内,复习的效果最好。我觉得可以尝试一下。
碎碎念
我感觉给我的一个重大经验教训就是,如果你看到一个很好的想法或方法,不把它用起来,就等于白搭。
如果你认可这些原理,你可以像我一样用它们去改进自己当前的学习方式。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去用,但一定不要看过就结束。就在这里运用生成效应吧,把它们用起来,变成自己的东西~
《千古刘传:认知学习法》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