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陈晓卿《传奇远而粥饭近》有感
在没看一席的演讲之前,我是不知道陈晓卿的,只是在高中的课堂上看过《舌尖》的一小部分内容而已,然也没有多大兴趣,倒是在课堂结尾时睡得香甜,亦是当时境界还不够,现在来看《舌尖》导演的一番演讲,不禁对吃这件事感触良多。
吃进嘴的食物是有三个层面来帮助我们的。
第一个层面是负责我们的温饱;
第二个是满足我们的口舌之欢。我想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情况下我们即使不饿也忍不住要吃东西了;
第三个是慰藉我们的心灵。刚好近些时候看到一句话,“一个人吃饭会感到孤单,但吃零食不会”觉得很有道理,因为我们在吃零食的时候,往往是一边在做着另外的事情,我们的重点不是零食,零食只是陪衬,这里的另一件事情往往是一件让自己很享受的事情,例如看一部电影,逛着淘宝,总之会是一件娱乐性质的却又不大调动思考的事情,但是没有思考就会觉得太悠闲,然后又会想着做些别的事情,这个时候我们最倾向于选择的就是“吃”,让嘴动起来,这个时候我们很难停下“吃”的动作,但此刻我们对食物的感知度却是极低的,我们可能食不知味了却还在继续,就是习惯性地往嘴里递着,就是习惯性地咀嚼着,就是不想要让嘴停下来,以此来慰藉自己的孤独,来让自己忙起来。
我只知道当自己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是不会心心念念想着下一顿要吃啥的,吃只是自己生活中的很普通的一个小插曲而已,可是我们生活中谈论最多的应该就是“我们去吃什么”了吧,当我们闲暇的时候,能够想到的更多的也是“去吃点啥吧”,尽管还没有到饭点,尽管我们并不饿,但是只要一闲下来,吃喝玩乐就会占据我们头脑的首要位置,好像这些都是可以比较玩味地去对待的事情,这些都不需要自己认真对待,然而这不是一个好兆头,这可能会引起我们后期对体重的焦虑。
一直到这里,我好像灌输的观点就是“吃,没那么重要”其实是想说,不要只想着吃,这个以尽口舌之欢为目的的行为,因为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很多人吃都不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尽口舌之欢罢了,但是回顾我们所吃的,有多少是我们吃过百遍的,有多少是我们每天都在吃的,那么你也许会说,喜欢吃一个东西不厌倦地反复吃有什么错吗,是,这没有错,吃什么,怎么吃是每个人的权利,当上瘾了就要暂时适可而止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对待喜欢的东西的态度,因为寂寞而谈的恋爱不是真正的谈恋爱,对于吃也一样,我们不是各取所需,我们应该是想要融入彼此,了解彼此的,陈晓卿导演也说,他每吃一样东西都会去追溯它的产地。你可能说,我又不是美食家,我要懂这些做什么,但是如果是对于自己喜欢的,你想不想了解呢,但是如果是用这种态度去吃,你是不是会感悟到一些超越味蕾之外的愉悦感呢?
陈晓卿导演在他的演说结尾里有这样一句话“珍惜自己的一日三餐,对每顿饭都不苟且”我的理解是,保持形式和仪式感去对待每一样食物,你吃的不只是可以让味蕾有感觉的东西,你不可以狼吞虎咽,因为贪恋而情不能自已,你应该像对待你的爱人一样去对待你的食物,保持好奇心去尝试百草的味道,像追求爱人一样的真诚,不随意去吃,有自己对待食物的原则,像对待爱人一样的衷心,珍惜并尊重它在你齿间存留的每一个味道,喜欢却不致贪恋,喜欢却不上瘾,喜欢却还有自己,对于吃,适可而止的感觉才是刚刚好。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You are what you 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