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第四军女战士李万新:传承父兄荣光,书写巾帼传奇

在东北抗日联军的英雄谱系中,第四军军长李延禄、李延平兄弟以热血铸就丰碑,而李延禄军长之女李万新,则以一生的坚守传承父兄遗志,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巾帼传奇。李延禄军长带领队伍战斗时,儿女李万新、李万杰随军在密营生活,在战火中成长。

李万新,别名林平,1914年生于吉林省延吉县。作为抗联名将李延禄的女儿,她自幼在父亲浓烈的爱国情怀与叔父李延平的英雄事迹熏陶下成长。动荡岁月的磨砺,不仅铸就了她坚定的革命信念,更锤炼出其卓越的领导才能。

1932年,年仅18岁的李万新毅然投身东北革命洪流。身为随军家属,她无畏白山黑水间的严酷环境,跟随抗日部队穿梭于隐秘的密营。在极端恶劣的战斗岁月里,她不仅亲眼见证抗联将士浴血奋战的英勇身姿,更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积极协助部队。传递情报、照料伤员、筹备物资……她用实际行动为抗战胜利默默奉献,这段战火纷飞的经历,成为她生命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1935年,李万新在北大求学期间,积极参与党组织领导的“一二·九”运动,为抗日救亡呐喊奔走 。

抗战胜利后,李万新转换战场,投身新中国建设。1945年起,她先后担任军政大学佳木斯分校教育长、合江省联合中学教育长,以培育革命人才为己任;任职中共佳木斯市委宣传部长、佳木斯市副市长期间,全力推动地方建设。1948年后,她致力于妇女解放事业,在哈尔滨市、沈阳市妇联等岗位上,打破封建枷锁,助力女性撑起社会发展。在国家林业系统,她担任国家林业部副司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等职,推动林业科研创新,为生态建设立下汗马功劳。1982年离休后,她的奉献精神仍在延续。

2012年,年近百岁的李万新与94岁的李万杰(李延禄之子)同在北京生活。岁月虽在这对抗联后代脸上刻下痕迹,却难掩其精神矍铄之态。他们不仅是东北抗联第四军军长李延禄的后代,更是独立坚韧的革命者。其革命精神与奉献品格,不仅是李氏家族代代相传的精神,更为全体中华儿女树立了不朽的精神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民族复兴奋勇前行。

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东北抗联第四军军长李延禄、李延平兄弟的传奇故事依然震撼人心。李延禄军长在枪林弹雨中统领抗联第四军,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顽强的意志,在白山黑水间开辟抗日根据地,为东北抗战保存有生力量。解放后,他又投身地方建设,担任黑龙江省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兼任省政协副主席,将毕生精力奉献给国家与人民。而其胞弟李延平军长,同样为抗战事业燃尽生命之火。1938年,在率部西征途中,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李延平临危不惧,指挥部队奋勇拼杀,最终在激战中壮烈牺牲,年仅35岁 。他用热血践行了“为国家生存、民族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李氏家族三代人前赴后继,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祖国的忠诚。李万新、李万杰继承父辈遗志,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延续着红色血脉的荣光。他们的故事,是东北抗联精神的生动缩影,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永恒见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那段东北抗战的岁月,我们更应铭记先辈们的牺牲与奉献,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芒。

抗战胜利80周年的钟声已然敲响,李延禄、李延平兄弟在烽火岁月中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守护山河;李万新、李万杰等后辈以坚韧不拔的信念投身国家建设,传承红色基因。

抗联第四军军长李延禄一家的奋斗史,是东北抗联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永不褪色的篇章。

岁月长河奔涌向前,但英雄的事迹与精神始终照亮着民族前行的道路。从白山黑水间的抗联密营,到新中国建设的各个战线,李延禄军长家族战迹史告诉我们: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是支撑民族屹立不倒的脊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以英雄先辈为榜样,以抗联第四军军长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动力,在各自岗位上勇挑重担,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发,向着民族复兴勇毅前行,续写属于下一代人的辉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