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述
产品需求文档是产品人员非常核心的基本功!是协调研发、测试、UED、业务非常重要的重要工具。
但是,往往很多新入行的PM与互联网领域的PM,产出的文档往往不尽人意,主要体现在:
·缺乏逻辑,语言啰嗦不精练;
·通俗的用词过多,整体显的不专业;
·无法将字段的数据结构、逻辑关系清晰的表达出来;
·缺乏开发思维;
而出现这种原因在于:
·新人入职,没有经过严谨的文档撰写、流程设计训练;
·大多数的PM非研发出身,对前后台的业务逻辑、数据结构了解不清晰;
·分工细,版本迭代迅速,对功能点理解不够透彻;
完善的产品需求文档,不但利于PM对所承接的功能进行有效的管控,将业务逻辑梳理清晰,对分解的功能点,进行协调测试、研发、设计、运营同时开展工作;
虽然,不同的公司拥有不同的产品需求文档模板!但,不论模板格式如何,文档的本质在于:“有效的将功能清晰的表达出来,并且能支撑后续的业务交接与版本迭代参考,对上与下进行价值传递。"并且,随着平台业务的发展,归档、仓储起来的业务文档,便是极其有价值的知识库,里面汇总了各个时期里PM、研发、测试、项目经理、设计….对业务是如何进行思考,对文档研究的本身,侧面也反应了企业是如何将战略进行细节落实。
而,“业务描述、功能描述、其它需求”是组成产品需求文档非常重要的模块;本篇章,将以通用版的角度,对这些模块行介绍;
二、业务描述
任何的业务或需求,都有业务提出方,业务提出是相关的业务部门或产品经理自身。
业务来源的本质,便是希望通过这个业务解决那些实际的问题,达到提升某些转化率或某些目的;业务描述清晰的表达出来即可,不需要多复杂,但常规包括:
·业务背景
·产品功能概述
·产品前景分析
·产品功能整体流程
·产品逻辑关系
·面向对象
·应用对象
·名词解释
·参考文档
上述的这些层面,以通用版的角度,将产品的价值传递给研发方与业务方,实现之间有效的衔接;
为什么,我们需要进行业务、功能、概述这些偏宏观不实际的描述呢?这样不是很麻烦,且浪费时间?
我们要知道,每新增或删除一个功能,狭义来看也没啥不打了。但站在宏观的角度去看,功能研发是需要耗资企业运营成本。如果处理不完善,浪费运营成本同时,甚至影响整个用户体验与开发规则。
身为产品人员在未传达产品的业务价值前提条件下,便强势驱动研发人员进入开发阶段,这是错误的!我要是研发,我也会拍死这位PM。那么业务描述的本质便很清晰了,便将业务价值,传递给团队成员。
另一方面,非常多的企业,内部的项目流程是不完善的,且并非每一位研发人员都是善类。产品经理往往需要兼备着项目经理的职责,推动着项目实现研发上线。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业务价值描述不清晰,功能在开发与上线后出现问题,这个锅注定是要背的。
BTW,这些我就不都说了,自己工作中慢慢积累!
下面,我对组成业务描述的组成元素进行描述:
·业务背景描述:
这里,你必须将业务提出方描写出来,并且细致到业务方为什么将这个需求提出来!为什么?一方面,你要告诉研发人员,你为什么设计这个产品或功能,这个需求从来源到设计是有原因的。另一方面,拉上相关业务部门,你至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产品功能描述:
对当前功能进行概述,所设计的产品或功能的功能模块,新增、完善、优化那些产品功能;
·产品前景描述:
本产品或功能,希望对那些转化率指标或实现那些目的;
·产品的整体流程:(Visio、Axure(Axure画的流程图好丑))
通过而言,简单的需求将主业务流与逻辑关系流表达出来便可以;但涉及复杂的业务,便将产品或功能涉及的主要流程绘制出来;而流程目的,主要是清晰的将前后台的逻辑关系与数据结构表达出来;一方面方便开发理解业务与数据流,另一方面也方便产品人员梳理自身需求的业务逻辑;利于后续与研发进行沟通。
具体的流程数量,根据业务的复杂程度决定,一般只需要将核心的流程绘制出来便可;
前台,主要是交互、数据流程;
后台,主要是业务逻辑判断、数据流;
前后台的流程凑在一起,能清晰的看到前后台的模块之间,是如何进行耦合的,数据储存、提取、处理、分析。
·功能框架:(Mindjet Minmanager、Xmind画的框架图好丑)
框架图的意义在于,能让查看或了解业务的人,全方位的了解功能之间的功能点的逻辑关系。同时,一份优秀的框架图,能让PM站在全局的基本面上,对个人所负责的产品进行全局的规划,对前后台的功能进行把握,达到支撑平台业务。
产品架构:对前后台的各个系统与管理模块的逻辑关系,一般是对业务极其熟悉的业务构架师与资深的产品总监搭建,里面涉及每个接口如何进行对接耦合。
功能架构:所负责的产品或功能的前后台功能的逻辑关系,简单点的就是一个产品或功能的前后台,大一点就是一个系统涉及的功能点之间的耦合。
功能框架:功能点所涉及的逻辑关系。
功能结构:功能点所涉及的逻辑关系。
而“架构、框架、结构”区分在于,所负责的业务究竟有多大。但不论如何,它们的表现的原理是一致的。将分解的功能点,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功能结构关系清晰、简练的表达即可。
关于架构,包含“功能分解、面向用户”就够用了。若再深入,可将分为:“应用对象、BI分析(BI需求也写上去)、系统集成….”。后续可根据BI数据,对产品进行版本迭代与优化。
·面向对象
表达产品或功能主要是为那类用户服务的。将面向用户是谁,拥有哪些权限清晰的表达出来即可,对个人进行功能设计也有很大的帮助。
·应用对象
本功能需要在那些应用端或版本进行上线,清晰的描绘出来,方便后续进行业务交接。
·名词解释
将本次文档涉及一些奇葩的明词进行解释,这点很重要!有些PM喜欢将一些非常简单的内容包装成非常牛逼,让人看起来很难懂,而事实上也就做哪些一件简单事,但是看的人会很痛苦:看PRD时会想:“这玩意,究竟想表达什么。
·参考文档
将所做的本次功能,所参考的那些文档,附属上来;目的的在于,方便后续的业务方、研发方进行查看。
三、功能描述
功能描述能否描写清晰,描写清晰,开发找茬都不怕了。如何才能完整的对功能点进行描述呢?围绕三个点“功能是谁?功能来自哪里?功能要到哪里去?
同时,功能需求主要分为核心功能、其它功能。不论是核心功能还是其它功能,都可以由以下元素构成:
·功能名称
·面向用户
·用例图(Axure、mocking(适合移动端进行敏捷性开发))
·前置条件
·后置条件
·功能简述
·详情描述
而具体的功能描述内容,则根据业务(功能点)的复杂程度,进行筛选描写。可以全写,也可以不全写。但务必记住:不论何种方式,目的在于将业务价值完整、清晰、有条理的传递给查看文档的参与角色。
·功能名称(我是谁)
本功能在系统里的命名。
·面向用户
本功能的使用对象。(在前台,功能的参与者是少数的;但后台与企业级应用里,功能的参与者是多个的)
·用例图
表达功能在表现层的逻辑图;可以是传统意义上的用例图,或者是简化版的原型图、流程图;
·前置条件(我来自哪里)
使用该功能的前提、逻辑关系说明;公司大了后,每个开发都只写个人所负责的业务,所以一定要将每个模块来源都清清楚楚的表达出来,方便开发之间的衔接。
·后置条件(我要到那里去)
使用该功能后,对业务、数据功能,产生的影响与结果;
·功能简述
描写本功能需要实现的商业价值或目的;
·详情描述
将功能”我怎么来,我怎么去“清清楚楚的表达出来。变成计算机逻辑便是,页面布局、操作逻辑进行详细的说明。常规而言:
前台:主要是字段、交互逻辑组成;
后台:主要是判断逻辑、列表表单、查询条件、交互逻辑组成;
四、其它功能
其它功能目的在于,功能描述针对于本次产品功能的核心业务,而其它功能针对于触发或需要其它功能变动的业务。功能描述清晰的让开发了解核心,而其它功能便让开发清晰的了解非核心。
而其它功能,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
·其他接口
对其它系统产生“字段、业务流程”进行说明;本次产品或业务,对前后台那些非主流程模块产生影响;
·系统风险评估
当前设计的功能存在哪些缺陷、注意事项与后期的功能拓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其它需求
对一些非核心的功能点进行详情描述。如:一些需过滤的关键字、新增某个栏目字段。
五、综述
通过上述内容,能以通用版的形式,清晰的将所负责产品与功能表达出来,而业务描述、功能描述、其它功能。是产品需求文档重要的组成部份,将产品需求较为全面、有效的描述出来。
同时,能训练PM逻辑思维,提升文字表达能力、业务理解能力,从整体上让PM在需求管理上,明显更加专业,所负责功能的逻辑关系、数据流的来与去都能很好的把控。
六、附语
不论是什么格式,倒爷坚持一个观点,适合团队才是好的模板。当前很多的公司在进行MVP迭代的时候会使用Axure+内容描述的形式。虽然,这种形式,是很难将逻辑关系表达清晰,同时会有非常多的思维漏洞。在进行文档归档时,也很难对根据关键字进行检索。但,确实挺适合进行MVP迭代,出现问题修改起来也方便,这种方式比较适合项目流程完善的企业平台使用。
而在敏捷性开发汇总,倒爷习惯流程图+功能框架(功能点)+Axure(原型图绘制),从核心的业务流开始,逐渐迭代至功能完善,这个过程也将文档补齐。
但有些公司会在EXCEL里进行需求文档撰写,进行版本管理。(这个也不错)
但,作为新人,需要记住:你能写复杂的东西,简单的东西也能能写;但当然一开始只写简单的东西,那你一辈子只能做简单的东西;
大道至简,简难而繁易;经历过复杂的训练与要求,才能简化再简化;
想要倒爷亲手绘制的《产品需求文档》模板,请添加倒爷微信,微信搜索账号:“ftl_keen”便可。添加微信时,请备注“P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