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中,全国共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其中每个省或自治区下面又划分出地级行政区,地级行政区的类型有地级市例如河北的保定市、河南的开封市、江苏的无锡市等,地区例如黑龙江的大兴安岭地区、新疆的阿克苏地区等,自治州例如云南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盟例如内蒙古的阿拉善盟。各地级行政区都是同一级别行政区,都由各自的省或自治区管辖,目前各类地级行政区中地级市的数量是最多的,自治州则是设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地级行政区,数量较少,地区数量也比较少,只在一部分地方有设立,而盟则是内蒙古自治区特有的地级行政区,数量最少只有三个。在地级行政区下面还划分有县级行政区,包括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特区、林区。一般来说,很多地级市的知名度很高,地级市的面积大于其所管辖的县级行政区,但一些县级市和县凭借着各自的特色元素或者在某一产业拥有较强的影响力而闻名全国。下面菠萝将盘点那些知名度较高、影响力强的县级市或者县。
今天我们来说说义乌市。提到义乌,大家可能曾经听说过,它位于我国浙江省,它的小商品相当出名,依托小商品制造和贸易,义乌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飞速的发展,其知名度很高,可以称得上是“小商品之都”。当然很有意思的是,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绍兴、温州、金华等地也广为人知,但是它们都是地级市,而义乌却是一座县级市,属于浙江省金华市。
下面我就来介绍下义乌市,义乌市是金华市下面的县级市,但是它的影响力可以说和金华市不分上下,在某些方面,其知名度则超过金华,有时我们甚至无法联想到义乌属于金华市。说到义乌,首先先说说金华,金华因金星和婺女争华的故事得名,古代它叫做婺州,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秦朝就已在此设县。金华市地处浙江中部,它的周边是杭州、绍兴、台州、丽水、衢州,金华四周多山地和丘陵,山地中间有一片难得的地势平坦的区域,就是金衢盆地,金华就位于金衢盆地的东部。这里没有浙北地区一望无际的平原和密布的河网,景观也和传统意义上的江南水乡有些不同,当然也不像温州、宁波、舟山这样的沿海地区,而是有着自身的特点。在文化上,和浙江其他地方一样,金华地区也讲吴语,但是金华地区讲的吴语是金衢片,和浙江北部的太湖片有一点差别。金华的火腿也独具特色,大名鼎鼎的横店影视城则位于金华市下辖的东阳市。
说了那么多,现在该进入正题了,下面菠萝就来说说义乌市,义乌位于金华城区的东北方向,义乌的市区和东阳离得非常近,这里还有东阳江(属于钱塘江水系,自西向东流经义乌市,接着流向改为自东北向西南,接着北上被称作兰江,最终汇入钱塘江,是钱塘江支流)经过,地形地貌上,义乌则被丘陵和山地环抱。从地理上看,义乌不算差,但也比不上靠近长三角核心区域的杭嘉湖,拥有优良港口的宁波,以及靠近宁波和杭州的绍兴,多山又不靠海的状况制约了交通的发展。这里似乎不太适合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也不太适合承接国内上海等地的产业转移,更不适合发展规模较大的工业门类,在这样的困局下义乌凭借着另外一种方式实现了发展,那就是它大名鼎鼎的小商品贸易。
提到义乌,我们可能很容易将它和小商品联系在一起,义乌的小商品贸易历史悠久。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这里就有“鸡毛换糖”的传统,小商小贩们用红糖等一些生活必需品换取居民家中的一些废品诸如鸡毛,然后再进行出售,通过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得到微薄的利润。在义乌,这里缺少耕地,缺少自然资源,交通优势也不明显,这种模式也可以说是当时当地人就业并改善生活的一种途径。改革开放也来,义乌政府着力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有着传统的义乌在商业贸易领域开始飞速发展,同时商业贸易也从“鸡毛换糖”扩展到了其他领域,兴起了小商品贸易,小商品市场蓬勃发展,所谓的小商品是一些生产分散、品种多、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物品,比如小五金、生活日用品等等。再后来义乌商贸城的设立则使小商品贸易更加规范化,并进入新的阶段。
小商品贸易的发展使义乌成为了小商品批发地和小商品集散中心,很多商家都来这里的商贸城购货取货。义乌小商品贸易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小商品的货源问题,很快义乌就发展起了制造业,义乌的制造业主要就是小商品制造,一般属于轻工业范畴,并且其厂商的规模不大,但小商品制造业的发展为义乌的小商品贸易提供货源,同时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工业化发展。义乌凭借商业带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工业又继续和商业共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经济模式。除了商贸城,近年来这里还设立了内陆口岸义乌港,义乌逐渐走向世界。
如今小商品已成为义乌的名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义乌的经济有了很大的进步。义乌是我国首个在县级市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还是全国百强县,2018年义乌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2711元,位列金华市第一,超过金华市区,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处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