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8 精进打卡,总第3日
学习《利他》
把利他之心作为判断基准
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既有“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的利已心,也有“便牺牲自己也要帮助他人”的利他心。仅凭利己之心判断事物,因为只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所以无法得到别人的帮助。同时,只以自我为中心,因此视野狭窄,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
相反,以利他之心做判断,因为是“为他人好”,所以能够获得周围人们的帮助。同时,因为视野开阔,所以就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以“是否有利于对方”为基准进行思考判断
满怀体谅他人的“利他之心”,即便牺牲自己,也要帮助他人。这便是利他之心。它绝非只适用于企业经营,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教书育人,在各种局面和情况下,它都是一个重要的判断基准。
一旦拥有高层次的判断基准,就能做到“耳聪目慧,事理自明”。和开悟的高人对谈,会获得简单明快的指点:“此事可为”“此事不可为”。这是因为一旦进入高层次的境界,就能够自然而然地看透事物本质,掌握万物真理。
所谓利他,即“取悦他人,帮助他人”,释边牟尼佛祖前世“以身饲虎”的故事中讲到,佛祖为了拯救即将饿死的母虎与虎仔,不惜以自己的肉身饲虎。在佛教教义中,这种“舍已救他”的行为,便是利他之心的极致体现。
人生弥足珍贵,无法重来。一个人既然降临到这个世界,就应该努力奋斗,充实度过。纵观大自然,万物共同生长,和谐共存,在让自己活下去的同时,也给予对方生存空间,这便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生共存的理念,而这种理念正是利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