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家人,朋友,同事,同学,但是,你了解自己吗?你是自己的朋友吗?
最近在看一本书,《暗时间》,对于现在肥胖的问题,书中介绍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心理学内容,人容易吃过量(摄入大于所需),是因为人类在很久很久以前,生存是头等大事,能赶上今天这一顿,下一顿又不知道啥时候才有着落,所以,会尽可能吃饱。这样濒临饥饿的状态,经历了非常长的时间,逐步进化成为人类的本能了。而现在,当温饱不是问题以后,我们依然由着本能去发挥,肥胖就出现了。
所以,不停地吃,吃饱吃好,是本能。那如果要控制体重的话,我们是要对抗本能吗?恐怕很难吧?那没有办法了吗?不是的,我们可以管理和适当地引导本能。这就是人类大脑理性部分了。比如,延迟满足感和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等等。
对于我自己来说,还有一个周期性贪吃的特点。
每隔一阵,总有几天,我发现自己胃口特别好,什么减肥的方法论都没有效果,我就是特别想吃。于是,所有的控制体重的计划就会被打断,特别有挫败感,于是瘦身计划往往就不了了之了。
在我一个医生朋友没有给我解释之前,我以为这大概是我意志力不够坚定所以坚持不了。但是,陈医生从医学上的说明让我眼前一亮。
原来女孩子的雌性激素水平是有周期性的,例假过后,雌性激素水平偏低,然后慢慢上升,上升的伴随现象就是胃口变好,因为这个过程中会出现排卵,身体会告诉大脑,要摄入更多的营养来准备受精,激素水平也会在此时达到峰值,若没有出现受精的情况,例假如期而至,激素水平又降下来。如此重复开始下一个周期。而我自己胃口最好,特别想吃东西的时候,确实是例假前几天。原来这是生理原因。于是我和自己尝试和解了。
在先后了解到我自己贪吃的生理和心理原因后,对于控制体重的计划,我会适当地“放过自己”。比如,我在例假前,真的特别馋的时候,我也会满足自己,也不会心里有罪恶感,因为我知道这是生理原因,但是我会告诉自己,接下来要好好锻炼,每天也会去体重称上称一称,提醒自己,不要超过“红色警报线”。当自己最近表现得特别好的时候,比如计划完成得不错的时候,我也会奖励自己吃好吃的,这样既快乐,又不至于吃得过量。
当然,也有心情不好胡吃海塞的时候。这时候,我会刻意让自己记住,其实吃撑的感觉,一点都不好,那么下次我在马上要大吃特吃的时候,我想起自己吃撑状态,就会犹豫,就会停下来想一想了。
多方面了解自己,和自己成为朋友,不仅可以控制体重,让自己更健康,更有活力,更自信,更重要的是,可以让自己更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感谢阅读!
猫小开
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