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明时分,梦见澄黄的荞麦面蒸饺和殷红的虾夷贝,我心知是饿了。捧着饥腹踱至书房,打开电脑的瞬间却忽然想起了前日遇见的两件商售事,深觉有必要聊聊。
周末的午后,为购置晨餐面包,俺偕妻去“美丽汇”逛超市。我俩正认真地比较、挑选着,司售女士却亟亟尾追上来:“你们买包这个吧,这个正做活动呢。”
“你们就买这个吧,都反映这个味道好。”
“你们应该买这个,这个四送一,实惠!”
......
俺实在忍受不了了,于是停下脚步,郑重地请示她:“你们这个超市允不允许我们自由、自主地购物?”
她愣了一下:“可以呀。”
“你已经跟随了我们两个货架了,直到现在我们都不能清静地挑选面包。”我认真地告诉她。
“我就是向你们介绍呀,我没别的意思。”
“怎么是介绍?你的口气分明是在向我们下指示啊。但是你的指示我们实难执行。你只给出了我们一种选择:买!应该买!但我们本当拥有两个选择:买和不买。但不买会惹你不高兴,而遵你命买了却伤害了我们的自由购物权。”
“你们愿意买啥就买啥吧,我不干预了,让你们误会了。”司售赧然。
“你也确实不应该干预!你知道我们喜欢全麦面包还是酸酵面包?喜欢调理面包还是酥油面包?喜欢法棍还是可颂?其实这些你都不晓得,你只固执地要向我们下命令!我不明白你究竟依据什么向我们作指示?仅依据你自己的爱好吗?但是买面包的是我们呀。”
“我这不也是为你们服务嘛。”
“还真不是服务!你这是强迫购物,或者说是绑架!”
那司售不理解,沉下头走开了。
无独有偶!前日俺和妻送孙女去幼儿园回来,想漫步走一会儿,却被从路旁小店突然蹦出的小伙拦住:“九块九!九块九为你们按摩一次,进来吧,便宜!”
“嗯嗯,便宜吗?我们应该去?”我诚恳地问他。
“便宜呀!我们是新店开张,这便宜还不占?”小伙热情地推销。
“啊哈,不占!不去!”我肯定地回复了小伙。
“你别跟他那么说话,甭理他就是了,别惹事。”妻关切地吩咐。
“没有啊,难道我应该回答‘占’,‘去’?”我解嘲道。
“这些人的逻辑充满着恶意!如果不是不想破坏咱俩漫步的好心情,我一定要问问他:素昧平生,为什么你清晨张口骂人?”我对妻说道。
“他没骂你呀。”妻疑惑。
“骂了。像他这样的国人的逻辑通常是‘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而他却只给了咱们两个选择:占和不占。如果顺从了他,咱们就是喜欢占便宜的孱头!如果不顺从、不占,咱们就是王八蛋!他不是骂的很清楚吗?”我耐心地向妻解释。
“国人总以为他们这样做就是服务,错了!大多数国人都不懂得怎样服务。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水平。他们这根本就不叫服务,可以叫霸威!”
2009年夏,我和妻在五道口一家大型商厦游逛,也是遇到了同样的强迫购物情形。当老司售听完我的意见后,歉意地悄悄对我俩说:“我们其实也知道不应该这样做,但是没办法,是上面要求的!请你们看。”
言罢,她用手指了一下头顶的摄像头说:“时刻监视着我们呢,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就会受到处分。”
我俩愕然。
我十分欣赏2003年在香港购物时的体验:司售人员直立在柜台的后边,嘴角弯起笑对顾客。她们并不多言多语,只有当顾客就款式、尺寸、价格等咨询她们的时候,才俯身一一做解。这样充分地尊重了顾客的自由购物权,同时适时、适度地为顾客提供服务,使顾客感到身心愉悦。
走入市场经济都快半个世纪了,为什么依然连这样基础的服务都做不好呢?
感觉46年过去,一点儿进步都没有!浩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