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习<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理论文章,解读了近期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摘编》(以下简称《摘编》)一书。《摘编》分10个专题,共计329段论述,摘自习近平同志2012年11月至2024年4月期间的报告、讲话、说明、文章、指示等130多篇重要文献,其中部分论述是第一次公开发表。作为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首部摘编,广大党员干部要把《摘编》作为“案头书”,认真学习领会,在真学真信真用中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让遵规守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的自觉,真学“案头书”,在“刻苦钻研、常学常新”中武装头脑。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心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学习讲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更讲究自觉性。《摘编》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纪律规矩、为什么要加强纪律建设、怎样加强纪律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为我们加强纪律建设、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提供了根本遵循。广大党员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真正把纪律规矩转化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确保全党目标一致、团结一致、步调一致。要自觉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起长期学习观念,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做到真心学、真心悟,不搞“走马观花”“装装样子”等形式主义,也不搞“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临阵突击。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自身工作实际,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思考,在“原原本本读、逐字逐句悟”的过程中做到学思用相结合。
以“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自省,真信“案头书”,在“警钟长鸣、常思常省”中指导实践。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摘编》作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论述的集大成之作,集中阐释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人心所向,更是现实需要。忆往昔,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苏共20万党员时取得二月革命的胜利,30多万党员时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200万党员时打败了德国法西斯,而在近2000万党员时却失去了政权。看今朝,我们党从建党之初的57名党员发展到如今的9800多万名党员、5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担负起14亿多人口负担,早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最大马克思主义政党,管党治党的任务越发艰巨,大党独有难题亟待解决。广大党员干部要带着问题在党章党规党纪中找方法、找答案,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坚持纪严于法、执纪执法贯通,把党的纪律规矩鲜明地立起来、严起来,坚持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真正树立起正视问题的自觉和刀刃向内的勇气,不断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
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行动,真用“案头书”,在“笃行不怠、常为常成”中推动工作。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摘编》以纪律建设为主要任务,承载万千使命,是“第二个答案”的源头与归宿,最终目的仍是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早在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老百姓便有了“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羁绊。现如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秉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与担当,更是不惜“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好、运用好系统观念,做到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有纪必执,有违必查,实现责任全链条、管理全周期、对象全覆盖,让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以更高更严的标准区别对待“关键少数”,压实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扛牢纪委监委监督责任,督促党员领导干部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严管所辖,推动各职能部门高效协同,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努力使严教育、严管理、严监督、严制度、严责任成为完整闭环。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营造积极健康、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和良好环境。(新疆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委组织部 赵龙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