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孩子犯错了,你是用放大镜还是望远镜呢?

没生孩子之前,我天真的想我一定会是一个好妈妈,会是一个科学育儿的妈妈。哈哈!天真嘛……

虽然我没有买相关的育儿书籍看,我还是很自信的。自信还是自负呢……

孩子出生后,我的想法是我的孩子会乖乖长大,不吵不闹的,会在我们合理范围内长大的。因为我就是这样乖乖地长大地。

可我的孩子不是我!

当孩子可以自己走路时,喜欢到处走,多好的事,可,砰的一声,家里的杯子啊碗啊碎了……第一次打破东西我想难免。一而再再而三,我的火气就上来了,那个时候的我好像成了怪兽,狰狞可怕,还有简单的思维,不教训不长记性啊!可现实也给了我教训,你凶你吼你动手,孩子还是继续犯着他的错。

这个时候我开始思索惩罚有用吗?

当我们用惩罚的方式,孩子在当下会有什么感受呢?害怕恐惧困惑.....有一次做一个活动,一个家长用凶吼的方式指责打人的孩子,当问被家长凶的孩子,有什么想法时?孩子回答家长一凶他就屏蔽了家长的内容,不知道家长说什么。问是否还会继续打人吗?回答:会。孩子从家长凶吼的方式又学到了什么呢?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纠正我们眼里错误的行为,可在孩子慢慢长大时,我们会发现有些我们眼里的犯错原来只是孩子的适龄行为,但被解读成了不恰当的错误。

孩子的错误真的是错误吗?这错误又给到孩子什么呢?想想,想到自己从小到大也是有犯错的,只是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没时间管我,我自己在一次一次错误后调整了方法,错误给了我信息,错误让我学习到什么是不合适的,然后找其他的方法。

我们都是爱孩子的父母,我们自己在育儿时也难免犯错,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在犯错中长大,把孩子的每一次错误看成是学习的好机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