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你是不是会有这样的困扰:你看完一本书,被问到这本书怎么样,你只会回答好,或者不好,却说不上来为什么;开会时,大家围绕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你认为每个人都说的有道理,自己却说不出个一二三。
这些都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表现,我们该怎么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呢?
日本作家狩野未希在《哈佛大学的6堂独立思考课》中,提出了为意见找根据、区分事实和意见等建立属于自己意见的几个步骤,告诉我们如何学会真正的独立思考。
1.深入理解问题,为自己的意见找到相应的根据。
明确自己对“一件事”不能理解的地方在哪,通过查找信息、数据与提问来去除自己的不理解。
实事求是一直是检验真理的办法,只有立足现实,才能为认知明确基础。
区分“事实”和“意见”。事实是可以用证据证明的,我们往往将个人或专家的意见当成了事实。
2.多角度深入思考
多角度思考的目的在于避免自己的自以为是。
有时候如果只从自身的立场想问题,往往只能看到一件事的一部分;有时看到了其他角度,却误以为“没看到”,这样的解读就很容易产生“偏见”。
如果站在他人的角度,感受他人的心情,就可以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意见,并让自己的观点与不同的观念对抗。
3.完善地提出自己的意见,把批评和反驳都当作对自己想法的推敲。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意见,不要觉得“也许我想的是错的”,即使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也不能认为“自己没用”。学会与他人交换意见,保持接受反驳的开放心态。
真正决定你是谁,是你独立思考的能力。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人云亦云的乌合之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