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看过一场校内学院之间的辩论赛。
是一场一边倒的比赛。一个工科男,在台上引经据典,出口成章,把对方辩友辩得节节败退,甚至“体无完肤”。
记得比赛结束后,作为评委之一的文学院院长还当即邀请该男生到文学院就读。当然这是题外话,不表。
看过《奇葩说》的人会发现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正方辩手发言后,支持正方立场的票数会蹭蹭上涨;反方辩论完毕,观众又立马“背信弃义”,一窝蜂朝着反方来了。
这是因为辩手说出了关于同一个问题的另外一个面向,而且说得有理有据,让你在当下不得不服。
辩论有什么意义呢?
辩论的意义,是让我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或者从更高屋建瓴的层面看问题
——有时候,正方提出的论点,还恰恰是反方的思维盲区,反之亦然。而知识和思想是可以互通有无的,一方不用丢失什么,但藉由分享,可以让另一方从你这里得到什么。
到最后,正反双方就同一个问题,都有了比原来更深入的洞察。
这是皆大欢喜的事。
深刻的洞察有什么用呢?
用以指导实践。
出来工作的人都知道,社会生活不是学校里简单的数学题1+1=2,很多时候,它呈现的都是1+1=1.5,1+1=0,甚至是1+1= —1。
我在推文《人,就跟垃圾车一样!——微博疯传的人生哲学》里举过一个例子,对于王旭是否应该和陈大光撕破脸皮,把他赶出公司,骆玉珠就做了一番讲解。
总之,你看问题的角度越多,解读的层面越丰富,就会看得越透彻。
看得越透彻,在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做出的方案就越能贴近实际,成事的几率也越大——毕竟任何方案都是有利有弊的,只能选择让“利”多一点,“弊”少一点。
这,也称为“中庸”。
何谓中庸?
中庸并非无原则的“和稀泥”,也不是只有讨好、没有立场的“好好先生”。
实际上,儒家称只知道循声附会、没有道德原则的墙头草为“乡愿”。孔子更说,乡愿,德之贼也。
可见,中庸并不提倡做无原则的老好人,它也是有立场的。
那到底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庸”呢?
在我看来,中庸是不左不右取其“中”,不偏不倚取其“合”;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因地制宜”,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以读书人来讲,有些人读书之所以没有什么领悟,甚至越读越迂腐,越读越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就是忘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上文所述,一本书往往说说的只是一个面向。
书篇幅有限,它只能就作者的观点找论据,然后进行论证,所以它常常只能呈现一个面向(当然不是错的)。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你尽信书,准确来讲是只看同一种观点,那就难免偏颇。而把书中的思想与方法原封不动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往往就会不被人接受,甚至在现实中碰钉子。
其实,不是书不对,而是你的知识、思想的涵容量还不够大。
昨天在知乎看到一个问题挺有意思。
题主问题的大意是:如何迅速成为一个有深度的人。
有一个答主作出这样的问答,大意是:先去看500本书,不预设立场,不区分领域,商业,宗教,人文、社会、哲学……等等都可以。到那时候,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
可见,要做到有深度不容易。也可见,中庸并非消极、退避的手段,恰恰相反,没有足够的知见,要做到真正的中庸很难。
而抱残守缺,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以自己的看法为绝对真理,别人一旦提出“异见”,则暴跳如雷甚至讥讽谩骂,则是不理智的,且对自己毫无益处。
因为它封闭了你增加思想维度的通道。
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向来不对别人的观点进行抨击:
一来,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我以前持保留意见的看法,后来都被证明是对的:
小至父母说的一些“如何过日子“的”市井箴言“,大到一些彼时看起来是言之无物、假大空的“鸡汤”,到后来我都发现是正确的,只是自己当时没有足够的阅历去体悟而已;
二来,凡事均有一体两面,甚至是一体N面:
别人看到的是一面,我看的是另一面,如同盲人摸象,别人摸到的是耳朵,我摸到的是尾巴。谁对?谁错?可以说都对,又可以说都错。
即使是第三种情况:别人不懂,我也不懂,别人在胡言乱语,我则一脸懵逼,那我同样没有资格指手画脚:
此时选择”骑墙“,做个吃瓜群众,对别人公平,自己避免造业。何乐而不为呢?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得很直接:人们常常想用发现别人的缺点来表现自己,但他们用这种方式表明的只是他们的无能。
我不想表现自己的无能,所以我选择缄默。
可以怀疑主义,但别忘了思考与求证。因为即使最后证明你的观点是对的,你也可以在求证的过程中,继续学习一点什么,补充一点什么。
总之,否定上面还有“之否定”,阴与阳可以相互转化,甚至连“空”与“有”在佛学上都有了辩证统一,还有什么是不可以辩证统一的呢?
西方有一句名言说:一个人同时葆有两种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我想,这话说的和“中庸”是同一个意思。
说白了,除了少有机会遇上的“大是大非”外,生活、工作中的很多事,都可以用“中庸”二字去量度,去选择,去处理。这样即使做不到不偏不倚,起码不会偏太多。
我是悟恩,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