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傍晚,我带小宝从图书馆回来,老公在做饭,不见大儿的身影。(后来得知他在楼上卧室,关着门。因为他在录制一个视频,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厨房里飘着饭菜的香味儿,家里的气氛很温馨。小宝从图书馆只借了几本大儿喜欢的书,急于给哥哥看。一回家看到哥哥不在,就一边问:“哥哥在哪儿?”,一边四处寻找。
接下来的发生一幕打破了家里宁静和安详,楼上传出了大儿生气的尖叫和小儿的哭声!转眼间俩人冲到我们面前:大儿气鼓鼓地痛斥弟弟捣乱,破坏了他辛苦录制的视频,嘴里不时说着一些不好听的话,什么弟弟坏,真傻之类的;小儿委屈含着眼泪,嘴唇发抖,哭出声来。愤怒地将将家里的椅子摔倒在地上;大儿还喋喋不休地哭诉着细节,小儿的怒气也愈发加剧,转眼间又是一地鸡毛….
我当时的心情还是有些烦躁的(估计老公也是)。不同于以往的是,我能觉察到自己的烦躁情绪,也很清楚这时候我不能让这种情绪左右了自己。我尽可能地表现出不偏不倚的态度(要说有没有对大儿的埋怨和对小儿的同情?还是有的,但我还是克制住了对大儿说教的冲动,方法也很简单,就是闭嘴)。我忘了具体当时我做了什么,大概是对双方都表示了些许安慰吧。看我们并没有卷入进来,小宝余气未消,冲到楼上卧室,气鼓鼓地摔上门;大儿的火气消了些,坐沙发上找了本书看起来。(积极暂停)。
局面基本上控制住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大儿已经完全没情绪了。我让小宝下来吃饭,小儿还是气鼓鼓的,要求让哥哥离开饭桌,他才肯过来吃饭。我抱了抱小宝,喊大儿过来抱抱弟弟,小宝才顺势到了饭桌上。
后来到了晚上,大儿和我嬉皮笑脸玩乐的时候。我和大儿简单地聊了两句,我是这么说的:“弟弟破坏了你辛苦录制的视频,你当时很生气,妈妈能理解你(对他当时生气的感受表示认可和接纳)。弟弟借了你喜欢的书,兴冲冲地去找你,结果让你骂了一顿,是不是也很难过?”,大儿哼哼唧唧,又嬉皮笑脸地玩儿起来。但我感到这些话是触动了他的。
之前他对弟弟说狠话的情形也发生过,照我从前的做法,肯定当时就很生气地严厉制止他了,并说教一番,比如他应该如何如何的,弄得我卷入了哥俩的争端不说,还会激起大儿的对立和不满。
哥俩打架时候:大人和孩子都需要积极暂停,让自己的情绪平息、舒缓一下。大人克制自己立即进行说教的欲望。其实孩子很清楚当时“应该、应该如何”,孩子当时只是做不到而已。而所谓的“应该如何”,可以留待之后找合适的机会、合适的方式进行。唠叨、埋怨、指责都只会使事情更糟。关于这一点,强烈建议家长找机会扮演孩子,耳旁嗡嗡嗡全是父母的唠叨、埋怨和指责,亲身体验一番。
P. S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我翻出以下这段经文(大儿对【圣经】是敬畏的),我们一起阅读。经文中的话很严肃,不能指望小小人儿一时能够理解和做到,只是让他知道【圣经】中有这段经文而已。
Matthew 5:21-22
“You have heard that it was said to the people long ago, ‘You shall not murder, and anyone who murders will be subject to judgment.’ But I ell you that anyone who is angry with a brother or sister will be subject to judgment. Again, anyone who says to a brother or sister, ‘Raca, is answerable to the court. And anyone who says, ‘You fool!’ will be in danger of the fire of hell.
马太福音 5:21-22
你们听见有吩咐古人的话,说:不可杀人;又说:凡杀人的难免受审判。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有古卷在凡字下加:无缘无故地)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断;凡骂弟兄是拉加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的,难免地狱的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