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开始关注原生家庭。有人觉得,当下的一些性格问题,都是由于原生家庭导致的,也有人觉得,找对象的时候,一定要看原生家庭,如果原生家庭不好的话,这个人也好不到哪里去,但是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真的有那么大吗?我们这辈子就只能这样了吗?毫无办法了吗?
当然不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对自己负责,让自己进入成人状态,我们便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书中提到我们会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会有三种状态:儿童自我型、父母自我型、成人自我型
所谓儿童自我状态,是指我们小时候体验的基本情感,包含快乐和深情、悲伤、恐惧、愤怒,这些基本情感会演变成为更为复杂的基本行为模式,并在逐步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当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会自动触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让我们像小时候一样去感受和行动。
那儿童自我状态是怎么形成的呢?那是因为当我们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并不具备生存下来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一种生存策略,所以我们会在过程中不停调整自己的基本行为,来应对自己所处的状况。
可以理解为,当我们呱呱落地的时候,我们的生命里面只有两个人的陪伴,有时候甚至是一个人,和我们相比,他们要强大的多,而我们只能依靠他们,所以需要调整我们的行为去适应他们的喜怒无常。
因此儿童自我状态可以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假设遇到的是严厉、挑剔行为的父母,那么婴儿可能就适应为恐惧型和悲伤型儿童,习惯性顺从和取悦父母。
在我们童年大约四到五岁的时候,会常常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是怎么看自己的,我好吗?”
第二个问题“我是怎么看别人的,他们好吗?”
由此出现的四种情况,便构成了我们的人生坐标
一旦我们在童年的时候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 那我们在随后的人生里会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些态度和观点,便会成为我们的底层架构。从此,我们便依据这些构建出一个自己的世界,把人生变成了一个自证预言的过程。
当我们处于悲伤或者恐惧的儿童自我状态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坐标的定位处于“我不好,你好”的区间,总将问题怪罪于自己,总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而这种习惯往往会伴随我们长大。
父母自我状态,是指我们的行为表现的像自己的父母,从出生起,我们就从父母那学到了他们所有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一些生活评判标准。父母的自我状态常见为自然型父母和挑剔型父母。
挑剔型父母状态最明显的表现为爱批评别人、易愤怒。这种挑剔可见于对他人的挑剔,也可见于对自我的挑剔,比如很多人在碰到问题后,容易陷入过分责或者自我惩罚,其实便是陷入了对自我的挑剔。
当处于该种状态时,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坐标定位于”我好,你不好“,所以便很容易将事情的责任归于他人,常常攻击或者谴责他人。
成人型自我状态是指我们能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应对发生的现实状况。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够理性并且合理地行事,而不会被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
再成人型自我状态时,我们的内心坐标位于”我好,你也好“,我们能够意识到,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负责,并且我们是又能力改变当下的处境的。
那这三种状态有什么区别呢?在我们的人生中,三种状态都是存在的,在儿童状态,我们会不停地体验过去的情绪和行为;在父母状态,我们习惯于去挑剔他人,总是向他人输出你的观念,而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里,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
当我们像儿童或者父母状态行事的时候,由于长久的重复,我们已经建立了条件反射,几乎不怎么需要去思考就会有对应的行为,而对比之下,成人状态则需要我们去刻意练习,当你意识到自己处于儿童或者父母状态的时候,试试让自己停下来,从成人状态的角度去考虑一下问题,在”我好,你也好“的区间找到解决办法,找到成人状态,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