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读朋友的诗文时,让我想起了儿时村子里那个外来的女人。记忆中的她黑黑的,瘦瘦的,小小的,虽然年过半百,但她总扎着两条马尾辫,浑身充满了活力。她的故事如同一坛陈年的老酒,揭开尘封的记忆还是那么的醇香,耐人寻味……
听妈妈说,她是从云南逃荒来到我们村的,带着瘦小的儿子,嘴里说我们听不懂的方言,手指也在努力地比划着讲述她的来历。那时候大家都很穷,不过都很朴实、善良,见她娘俩可怜兮兮的就有人给她两个玉米面窝窝头。可能是好多天没吃东西了,娘俩跟吃肉似的吃得可香了。这时候村里的一个大娘说:“你娘俩怪可怜的,要不留下来吧,我们村里有个瞎子,四十多岁了也没有结婚,你要觉得行就留下来和他搭个伙过日子吧!”刚开始她好像没听懂,又是摇头,又是一通比划,大家也不知道怎么给她讲清楚。这时,就听到有人让把她领到瞎子家给她比划比划,说不定就明白了。瞎子因为眼睛出了毛病没钱医治,就双眼失明了。家里兄弟两个,爹娘死得早,每人就各分三间房子,哥哥早已成家生子,就剩瞎子孤苦无依,时常麻烦哥嫂照顾。到了瞎子家,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东指指西划划,瞎子和那个女人终于明白了大家的意思,就这样他们组成了一个家,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这瘦小的女人就这样留在了村子里,从此扎起了根……
我记忆中的她是很让我害怕的,因为她见到我总爱张开双臂突然抱住我,每次我都是恐惧万分,挣扎着逃出她的怀抱,哭着奔向亲爱的妈妈。妈妈就会笑着告诉我:“别怕,她是在和你闹着玩儿,她是喜欢你!”由于年龄小,理解不了大人的话,总觉得她是个“怪物”,让我害怕至极的大“怪物”!所以每次见到她就躲得远远的,生怕被她抓到给“吃”啦!所以每次看到就飞快地逃跑,她的脸上都会露出失望的表情。直到她的小女儿降生,一个粉粉的嫩嫩的娃娃,随着她长大我们成了很好很好的玩伴,而我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她的那种恐惧也慢慢消失,也开始听懂她的一些语言,明白她的意思,也感受到了她的友善 。
日子就这样不紧不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她还是她,但瘦小的身躯却日渐弓了起来。每天早上当太阳从窗户洒进我的房间,我睁开朦胧的双眼,踢踏着鞋子打开屋门大声喊妈妈的时候,我总会看到一个小小瘦瘦的身影从田地的方向走过来,对,就是她。这时我就会听到妈妈说,“瞎子媳妇又是天不亮就去地干活了,这会又回来给孩子们做饭打发他们去上学呢!瞎子真是有福气,捡了这么一个能干的媳妇,家里家外的都是她一个人干,都没闲过一天。 ”
听着妈妈的话,就想起了平时在瞎子家玩的情景。瞎子家家具十分简陋,一张稍大点的床是由木板和砖块组成的,还有一张只能容纳一个人的小床同样是木板砖块搭建而成的。一张旧得发黄的柜子横放在两张床的中间,柜子塞满了大大小小黑灰色的旧衣物,这应该就是他们的储衣柜吧!外厅是他们的厨房,锅碗瓢勺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整整齐齐摆在一张木板上。出了屋就到了院子里,那是我们的乐园,我们几个会一起堆沙窝,一起玩猫抓老鼠、跳皮筋,宽敞的院子承载了我们童年所有的乐趣!但这都不是重点,我们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瞎子是怎么做到可以从屋子里一步一步走到院外的井边准确无误取到水的。还有怎么不切到手就把菜切得粗细均匀,薄如蝉翼的,又是怎样的一番神操作把可口的饭菜做好端到饭桌上的。对于正常人这些都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的,对于双目失明的瞎子你是无法想象他内心的执着与毅力。我可以想象到那个瘦小的女人是怎么扶着瞎子一步一步去丈量屋里屋外大大小小每一个角落,怎么手把手教瞎子通过触觉味觉去辨别物体的形状和味道的画面。但其中的艰辛是我们寻常人无法想象的,我们无法想象她陪着他摔了多少跟头,经历多少次失败,无法想象做饭时他被火烧到过几次手,有多少次在放弃与坚持中挣扎。更无法想他和她心中的辛酸与喜悦,因为遇见她,一切的美好也随之而来。
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收麦的季节了,因为这个时候是一年中最酷热的时候。大人们天不亮就穿着带长袖的衣服,手里掂着头天晚上就在磨石上磨得锋利无比的镰刀,再带上几壶烧开放凉的白开水,就匆匆去地里收麦了。那个时候的人们真的是用勤劳的汗水干着繁重的农活,根本想不到如今机械化的农业,生活在现代的孩子们可真是幸福啊!来到田地,大人们就弯下腰,一手拿镰刀,一手拢过一把麦穗,开始割了起来。麦穗成熟之后,麦芒特别的尖,每次拢的时候就会扎到胳膊,所以大人们都穿着长袖,但有时还是挡不住麦芒扎到胳膊上。太阳毒辣的时候,袖子里面全是汗水,被麦芒扎得生疼的胳膊与酸黏的汗水融合在一起,那滋味又刺挠又生疼,别提多难受了。大人们将割好的麦穗放在一边,我们小孩子就要开始将麦穗拢成堆,扎成一簇簇的,方便抱上木架子车拉走。这个活是我最讨厌最不爱干的了,可不干就会挨骂,甚至挨打。当我不情愿地将麦穗拢成堆的时候,我看到相邻田地里瞎子一家也在忙活着。瞎子媳妇用一根棍拉着瞎子来到地边,给瞎子一把镰刀,开始教瞎子怎么去拢麦穗,割下来以后放在身边。就这样教了五六次以后,瞎子能准确拢到麦穗,放到合适的地方了。瞎子媳妇也开始割了起来,俩孩子也很懂事的在后面拢起麦穗来,那个小小的她在黄灿灿的麦田里显得如此的灵动,这么渺小的一个女人却撑起了一个残破的家。正午的太阳晒得脸火辣辣地疼,大人们割了一多半了,陆陆续续地回家休息了,我们也熬不住了,央求着爸妈早点回家。经不住我们的哀求,终于带我们回家了。走的时候路过瞎子家地边,喊他们一起回去,瞎子媳妇说,我们带了馒头和咸菜,在地里喝点开水就不回去了。妈妈说:“你啊真是太能干了,这么热的天可别中暑了,累了还是回去歇歇吧!”瞎子媳妇嘿嘿一笑,就又弯下腰继续割麦子了。
回到家,风扇赶紧打开,凉水洗了洗脸和脚,别提多凉爽了。把家里的空啤酒瓶子找了找,刚好找到了六个,两个空啤酒瓶子可以换一根冰棍,可以换三根,我们姊妹仨可以一人一根了。拿着空瓶子跑到小卖部换了冰棍回来,先给爸妈一人吃了一口,他们其实也很热,也想吃一根,可他们不舍得吃,总想把好的留给我们。含在嘴里甜甜的,冰冰凉凉的,是我童年中最美的味道!
当大人们酒足饭饱,又从鼾声如雷地午睡醒来时,太阳已没有正午那般毒辣了。收拾好工具,小孩们坐在吱吱呀呀的木架子车上被大人们又拉到田地了。来到田地里,发现原本还金灿灿像一张黄毯子的麦田,已被瞎子一家割得不到三分之一了,瞎子媳妇满脸汗水,衣服也像刚淋了雨一样湿漉漉的。脸上嘴上衣服上都是黑乎乎的灰尘,瞎子和孩子们也一模一样,那模样真是让人想笑。但大家都没笑,不停听到大人们的夸赞:“你们别看瞎子媳妇瘦小,那干农活村里哪个强壮的男人都不如她,家里十多亩地,我们夫妻俩也要干好多天才能完成,瞎子媳妇一个人都能早早干完,这个家,多亏了这个媳妇啊! ”
我当时就在想,是什么力量让这个瘦小的女人不知道辛苦,不知道累,没日没夜,年复一年地做着这些繁重的农活。长大后,我才明白,是责任,是爱的力量,是自强不息,是永不服输,被这个女人诠释得淋漓尽致!随着太阳慢慢沉落,天空像一位妙龄少女被蒙上一层黑纱,人们也陆陆续续结束一天的农活,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缓慢地拉着装好的麦穗回家了。只留下瞎子和他媳妇还在田地里慢慢地装着车,两个孩子早已累得躺在地头儿呼呼睡着了。
冬天是一年中最冷,也是最清闲的季节,这个时候大人们都待在家里,为了暖和生起一堆火,一群人围着火堆闲聊,时不时哄堂大笑。男人们则撑起了桌子,玩起了麻将,有坐着打的,也有站在旁边观战的。坐着打牌的人时而眉开眼笑,时而垂头丧气。观战的人更是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看看东家的牌,一会儿瞧瞧西家的牌,指点指点这个,分析分析那个,恨不得自己亲自上阵,好争个输赢。妇女们则坐在一起纳千层底儿布鞋,有的还扯了几米花布给孩子们做花棉袄。这也是我最期盼的,过年就可以穿着新的花棉鞋花棉袄,头上再扎几朵红珠花,再给几毛钱压岁钱,就可以去买我最爱吃的冰糖葫芦啦!所以我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问妈妈,“什么时候过年啊!”妈妈总会说:“快了快了。唉!过年又要花钱了。”我不明白过年那么快乐的节日,妈妈为什么要唉声叹气的,想不明白也就不再想了。
学校还没有放假,我还要穿着旧棉袄去上学,走在上学的路上还在想,妈妈快点把新鞋新衣服做好,这样我就可以早点穿上,让小朋友们羡慕我有漂亮的新衣服。来到学校门口,竟然发现瞎子媳妇也在门口,只见一群孩子紧紧地围在小摊儿前,手里面有拿钱的,还有拿糖果,拿玩具的。我好奇地走到跟前,原来是瞎子媳妇弄了好多糖果、玩具,还有一些学习用品在学校门口摆摊。东西种类繁多,尤其是五颜六色的糖果,看得让人直流口水。这时她突然抬头看到了我,冻得僵硬的脸对我嘿嘿一笑,好像一缕暖暖的阳光。这么冷的天,别人都在家烤火暖和,她却穿着破旧的军大衣,不停地来回跺着脚,嘴里哈着热气往两个手掌里吹,收钱的手指早已冻得红肿起来,像一根根粗粗的胡萝卜。 看着她忙碌的样子,我像看到一棵顽强的小草,每天都在认真努力地活着,所有人都认为她很累,可在她脸上永远是坚强勇敢的笑容!
没多久我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那种失败感让我崩溃,无法自愈,于是选择了辍学回家。每天躺在床上意志消沉,对人生一片迷茫。
老爸来到床边跟我说:“起来吧,和我一起去田地干活。”我很不情愿去,但已经躺很多天的我头昏脑胀,浑身酸痛,看来需要起来活动活动筋骨了,于是穿好衣服就和爸爸一起下地了。来到地边,爸爸给我一把锄头让我把刚露出嫩嫩的小芽的杂草锄掉,不让它们再吸收土地的营养,让庄稼能快速生长。我有气无力地抡着锄头,一下,两下,三下……对于我来说每一下都是煎熬,看着没有尽头的地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干完。
这时,听到爸爸说了一句,“是不是感觉很累?没有你在学校听课时轻松吧?”我没吭声。爸爸又说,“我是个庄稼人,一辈子就只会种地,我知道什时候该播种,什么时候该浇水,什么时候撒化肥,什么时候该收割,这是我一辈子都要去做的事情,因为我要用挣来的钱来养活一家老小。我知道我该做什么,我要做什么,你呢?想过没有?你看,那是谁?”顺着爸爸手指的方向我看到了田地里正在干活的瞎子媳妇,远远望去站在天地间,依然是那么瘦小单薄,却又那么倔强有力地挥舞着笨重的锄头,无声无息地干着。我突然好奇这个女人到底有着怎样的信念,可以让她在天不亮就起床下地干活,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酷热在地里干活,天黑到伸手不见五指才回家,寒冷的冬天也不闲着,冻得瑟瑟发抖还要在学校门口摆摊。她是那么瘦小的女人啊,可她却像一个巨人一样撑起一个家。与她相比,我这点小挫折算什么呢?就像爸爸说的,“活着,我该做什么?我要做什么呢?我是否能像这个瘦小的女人一样认真,顽强地活着?”想到这里,心情也不再郁闷了,笑着对爸说,我们把这垄干完,你明天帮我联系一下表哥吧,我想去南方闯一闯。爸爸看我想开了,欣然答应。
多年以后,我已是为人妻为人母。有一次与妈妈聊天,问到那个女人,妈妈说,“她现在过得很好,女儿已结婚生子,儿子也娶到漂亮媳妇,盖起了洋楼,买了小汽车,他们老两口平时帮着带带孙子,日子过得温馨幸福!”对于这个结局我并没有惊讶,好像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会有这么美好的结局,对于这个瘦小的女人来说也是注定的,因为遇见,所以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