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希望“性侵”成为热门话题,而无论是否成为热点,性侵一直存在。趁它冷掉前,先讲个故事。
一、关于性意识的故事
周末晚,男生到咖啡馆看书。对面桌子有一对母女,女孩十六岁上下,小脸儿粉红,月牙般的眉毛拔高了精气神,两颗水汪汪大眼睛像藏在池塘里的水晶,皱起的鼻子小巧又柔软,抿嘴唇的样子羞涩而可爱。她坐到母亲斜前方,偷偷窥男生。一不小心对视上,男生心头如畅饮清冽的甘泉,旋即又像吞下一口火种。
这即将熟透的果实,已经散发出诱人香气了啊!要能摘下,凑到脸前好好端详,细嗅香气,闭上眼睛轻咬一口,慢慢吸吮溢出的汁水,再发狠咬下整块果肉,放肆咀嚼吞咽,舔净残渣,心满意足地回味裹挟于牙缝的快味,那真极乐。
当他的精神在幻想中游离,不觉竟已过了半个多小时。等女孩离开,他仍不能平息这沉重的呼吸。
男生的思想卑劣吗?这种幻想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不过话说回来,果实再美,它挂于别家枝头,你可以看,但不能摘。
这也让我回忆起类似的事情。
初中班里有个奇怪的规矩。女班主任要求我们购买夏季班服,每天要穿。女生必须穿短裙,男生必须穿长裤。我不太能理解,问班主任原由,她说,腿毛不美。
至少在当时,哪怕长裤让我们满腿大汗,我们也是非常爱戴班主任的。因为那些短裙货真价实,绝不过膝。暑假前的日子,天干物燥,那些隐现的隆起,让我无心学习,就让我对苍天多了几分疑问。
你为何我把我生得如此奇怪?
都是大同小异的肉块拼凑一起,为何我又留恋那细微的不同?
后来我懂了,它有好多名字:它叫性别差异,异性相吸;也叫荷尔蒙,多巴胺;还有些说不出口的,比如禽兽,畜生。
叫第一种名字时,它是爱情。
叫第二种名字时,它是激情。
叫最后一种名字时,它是侵犯。
最近性侵与防范性侵的话题成了各大平台的顶级流量源。至于从哪炒起来,我不得而知。只知道性侵这事,自古就有。今天提出这个问题,它仍不会更加严重或突出,甚至得不到解决。
男性因具有体能与资源获取的天然优势,加之女性获得性满足的成本比男性低,所以由女性实施的性侵案数量,无法与男性相比。
绝大多数人选择唾骂性侵者无耻。而性侵者认为,自身有正常需求,掌握了对方没有的资源,无论对方是否愿意,自己都有理由获得满足,这种动物行为与人类相比,确实无耻。而作为一名非犯案人员与非受害者,我更想讨论性侵背后的事情。
二、对性侵者的唾骂与同情
性侵是个词,由两个字组成,并不全脏。因为性欲人人都有,侵犯却不可取。
侵犯是霸占,抢夺。在人性层面,没人愿意成为侵犯的受害者,在道德层面,为保障更多人的利益,大家更愿意把侵犯视为违背契约,丧失道德的行为,于此而言,侵犯者便与动物无异。
经过近十万年的进化,人类学会制定规则,共同遵守,以维持社会秩序。而侵犯者,无疑成为人类史上的退化现象。
有话题,就有人站边。唾骂侵害者居多,而伪善地为侵犯者博同情的,一般有如下两种论调:
1、
一种认为,现代社会节奏太快,生存压力大,人有抑制不住的释放欲望,我对此并不认可。人类历史上任何社会都充满竞争与压力。倒是如今,信息交换史无前例地便捷,人们抱怨起来太过方便,负面情绪一多,便认定时代特殊,没赶上好时候。
上天让人类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却没给人类消化筛选的能力,更多是靠后天和学习与成长,而学习与成长正是人类优于其他动物的典型特质。只要有人,竞争与压力便一直存在,长期看来,好事一件。这个时代并不特殊,以压力过大为借口,实在是无稽之谈。
2、
另一种论调认为,当人被逼到绝路的时候,会破罐子破摔。在侵犯这件事上,我认为不太可能。被逼到绝路上的人,必然深知侵犯他人有违法律道德,行动更是小心翼翼;犯事者有计划地知法犯法,若东窗事发,也难逃愧疚;况且在这种事上被逼到绝路,绝不是侵犯他人的理由。
而性侵者的嘴脸,没有上述良心未泯的体现,摆明了对法律和道德的漠视。他们竭力撒谎,死不承认,甚至一口咬定她人勾引在先。他们宁愿无意识地受欲望摆布,也不愿承受约束欲望和代价,不愿对社会与他人有所担当。
三、性侵与教育、社会的关系
说个笑话:“能怪我吗?她穿那么暴露,摆明卖弄风骚!”
女孩上街,穿着过于暴露,确实是对自身安全和忽视。但说到底,女孩付出了被侵犯的代价,而侵犯者,也必须付出应有的代价。女性穿着性感并不违法,这不会侵害他人利益,而性侵,就是违法,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这种退化性动物行为的背后,暴露的是让教育与社会制度也无能为力的深刻矛盾。
先天缺失与后天扭曲:
古人讲“仁义礼智信”,打小第一件事便是教孩子守规矩。古时教育条件有限,很多孩子没有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当代义务教育虽然普及,父母反而寄希望于学校,而忽略自身对孩子的关键影响。
对孩子来说,书本知识是隔山望海,父母行为才是人生指南。家庭的社会阶层越低,言传身教的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若父母言行不妥,婚姻矛盾尖锐,非常容易使孩子形成扭曲的情感与是非观念;父母对孩子和教育太过看重功利主义,多少忽略了对人自身的体察与尊重。长期的压抑与权利向往,像一颗埋在孩子心中的定时炸弹,极易促使其日后通过其他不合理途径进行释放。
远离战乱,衣食无忧,本是件大好事。对于成人而言,人们在生活压力之余,更容易将注意力转移到自身,关注自我的发展与满足。“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词,在很多人眼中,早已不含贬义。但明知满足自己与纯粹的自私完全是两码事,却仍有许多人断章取义,为自己的行为开脱。其中不乏知错犯错,刻意逃避的人,这类人,当人当累了,想当动物。另一类人,尚在成长期,思想观念不成熟,机缘巧合走上偏激的道路,盲目追求自我,忽略了他人,两者皆不可取。
制度对人性的模糊与妥协:
人天生不爱守规矩,尤其不爱守别人定的规矩。大多数人只想到,定规矩的永远是少数人,他们垄集了绝大多数资源,是为贪,但不该忘记两点。一,如果自己成为少数人,是否会取消规矩?二,如果不是智者,能否成为少数人中的一员?
抛开酸葡萄心理,试想自己成为规矩的制定者。管理大国,可以效法前人,设立大的条条框框。然而大国百姓众多,阶层不一,人心同而不同,考虑到人性,制定规矩便需多些考量;为维持社会稳定,保障关键人利益,制定规矩又出现新难题;保障中低层百姓生活,不致使沦为鱼肉,规矩又多复杂一层;社会是动态的,规矩不能死守,需要与时俱进,难上加难。
规矩就是规矩,字句都要讲明,不能模糊。模糊的是人性,是这一来二去后钻了空子的漏网之鱼。说到底,我们能管的,只有自己。树立正确的男女观念,尊重双方意愿,独善其身;承担社会责任,保护弱者,兼济天下。
然而不能回避的是,制定规矩的人中,仍有许多人玩忽职守。宏观地讲,他们与性侵者无异,但讨论他们,超出了话题范围,就交与他人评说。
四、没有“性侵”的世界、人工智能、末日
在这个段落,“性侵”是个宽泛的概念,代指一切侵害他人利益的行为。
令人绝望的是,人类社会,曝光检讨再多,不可能没有侵犯。
充满希望的是,人类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这几年,人工智能话题大热。危机论的热度一度盖过对该领域发展的讨论。这种危机论很有趣,人类为何忧心忡忡?无外乎人工智能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太容易取代现有岗位,造成大规模失业,借以机器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形成规模,继而取代人类。
可能吗?很可能。
因为人类从根本上意识到,自身的劣根性与难以扭转的不足。机器人守规矩,善学习,很团结,智能社会规则既定,无从谈论侵害。在此看来,人类难以与之匹敌。仔细想想,机器拥有的优势,不也正是智人战胜其他人种与物种,登上食物链顶端的原因吗?
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地看,侵犯现象造成的危害都非常严重,体现在两点。第一,没人愿意被侵害,侵害会造成颓丧或报复,一个充满侵害、颓丧与报复的世界是没有希望的;第二,当一个组织或社会,规矩被淡忘,人人不能自制,必定造成社会动荡,离崩溃不远。
在任何时代与社会,人都该有危机意识。
人类的历史,是辉煌、有趣、肮脏又乏味的历史,与其他动物几无区别。末日到来前的一天,一切稀松平常。我敢说世上最后一只剑齿虎与长毛象,当时并不知道自己是族群最后的希望,仍然吃睡享乐,惦记交配。正如花瓶破碎前一秒依然完好无暇。现在这瓶子多了条难以发现的裂痕,却被和平年代死死遮住。
我们很幸运,活在这样的世界;也很悲哀,看不到其他世界;依然会看到性侵,聊起性侵,然后,忘掉性侵。
危言耸听罢,不再赘述其他。